老屋

  在我约四岁的时候,随着第一声鸡鸣,天还是灰蒙蒙的,姐妹三被母亲从被窝里拉起来,然后齐齐整整地顺着小马路往山下边走……

  父亲凭借对这条路的熟悉,看不清也足以正确引领着我们这群半睡半醒孩子前行。他走在最前面,肩上挑着一担柴。哥哥和姐姐紧跟其后,手里分别拿着火钳和水瓢。我和母亲走在最后,母亲一只手抱着我,一只手拿着扫把。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母亲一路叮嘱我们走中间一点,不要踩到路两边草丛的露水。我们三都有点兴奋又有点反常的乖巧,谁也没敢多说一句话。只听见“吱吱呲呲”布鞋甩地面泥土的声音。我在母亲的怀里,听到了她心跳的声音,还有她心里那串婉转动听的声音,像诉说着什么,是什么呢?

    走了约二里的下山路,伴着“噼噼啪啪”鞭炮震耳欲聋,美丽的光映亮了半边天……

    然后被七大姑八大姨拥簇着,我们进入了新家——这也是我记忆中儿时岁月源远流长的那个地方。

    父亲抱着柴开火,母亲用扫帚象征性往里面扫了三下。然后,我们五个喝上了甜甜蜜蜜的糖水。从此,我们在这个新的屋子里开启新的篇章。

    之前住在山上奶奶家,我那时太小了,记忆碎片到无法拼凑。而这个家里面的每一砖一瓦都熟悉到闭着眼睛可以抚摸。我看着它从崭新到破旧,然后到残墙破壁,最后用挖机铲平。岁月磨平了它,但它一直驻立岁月里。

    红如霞的大瓦,配上白如粉的墙。曾经它光彩夺目。“一共有7间”每每来人母亲都得陪着数一数,然后略带自豪地说。

    搬新家这天,家里来的客人骆驿不绝,炮竹不光光响彻了黎明的黑夜,也欢送了黑夜到来前白天最后的鞠躬谢幕。

    父亲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每个房间。母亲抱着我迎来送往。在她强劲有力的胳膊上,我亲昵的拿手缠着她的脖子,感受一个女人最健硕最慈爱的时刻。

      快乐就像风,它吹在新家的每一间房子,也吹在那时那刻的儿时时光里,也吹在我们如今回忆起来的岁月长河里……

      风吹向屋前这片竹林,是我们上树掏鸟、荡秋千、挖竹笋的乐园。风吹向屋左边稻场,是帮妈妈捡黄豆,边看电视边掀桑叶摘蚕茧的时光。风吹向屋右边的牛栏,是躲猫猫,躺稻草上的快乐。风吹向屋后面的菜地,是偷吃黄瓜,埋种子的乐趣………

      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弥足珍贵。幸福总是那么相似,不幸的生活又总有它的不幸。

    任凭幸福时光的流淌,指缝间留存的,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坎坎坷坷。在老屋里,我的母亲砍柴挑水、养猪养鸡、庄稼农忙、洗衣做饭、挑灯做鞋……我看着她越来越忙,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也越来越脆弱。脾气阴晴不定,时而河东狮孔,时而冷若冰霜。

    母亲和父亲,也经历了从举案齐眉到面红耳赤。争吵声在生活的平淡中此起彼伏。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原则,亦或是最小的鸡毛蒜皮,两个人开始埋怨、妥协、倔强、冷战、再和好……周而复始。

    但母亲,我确定,她最健硕美好的年纪和念想留在了搬进老屋的那一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宋书红 依稀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搬进了新家。那是一座三间土坯瓦房,面东坐西,建在村子西...
    fIy放飞心情阅读 455评论 1 4
  • 在我约四岁的时候,随着第一声鸡鸣,天还是灰蒙蒙的,姐妹三被母亲从被窝里拉起来,然后齐齐整整地顺着小马路往山下边走...
    三一姑娘阅读 435评论 0 25
  • 文|在昔 老屋真的是太老了。――题记。 (一) 三月的风吹过来还是有些冷,野外一片荒凉。那一条条通往老屋的小路在我...
    在昔阅读 607评论 0 4
  • 我常常回忆起儿时在乡间的生活,那时的生活悠然自在,无拘无束,小伙伴们天真浪漫,在乡间随意游荡。春天是一片...
    PhilipXiong阅读 325评论 0 3
  • 我常常在想,人们安土重迁的情怀,是因为脚下的几寸土地,还是因为亲人般的近邻,或许答案有千万种,但似乎每一种...
    曦下牧羊人阅读 2,745评论 3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