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未做记录,主要原因是我们暂停了在“音乐壳”的启蒙活动。当时,我发现,尽管是启蒙课程,但有一定难度️,孩子不太跟得上老师,加上妈妈有些“功利”,希望孩子把每节课中的游戏互动“做对”、打卡环节“做好”......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孩子排斥打卡。
经过和群内老师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我及时反思,决定暂停音乐壳的启蒙活动。仅平时每天花少量时间听音乐。
前些天,我读了一本和音乐启蒙有关的书籍。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伤害孩子的兴趣。在这一点上,无论是英文、美术或是音乐,都是一样的。我想,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有兴趣的,只是在不同方面展露出不同的长处。一旦孩子开始产生反感、讨厌,那一定是父母老师的某些做法伤害了孩子的兴趣。
我也思考过,我是希望培养职业的人才吗?比如说职业翻译、画家或是乐师?答案是否定的。孩子未来的职业道路需要他自己去选择,而我只希望尽己所能地使他在感兴趣的方面培养出一生的爱好和特长,使他的一生无论面对何种挫折困难都仍旧能由于受益于文学或艺术而过得有滋有味。
前两天,牛仔突然提出想上音乐课。但因为正在做别的事错过了。今晚当他再次提出想上音乐课时,我欣然拿出IPaD。
今天的课程内容是一个简单节奏的非洲鼓伴奏和演唱。但是在理解上,对牛仔仍旧有难度。不过,妈妈的态度有了更多包容。比如,孩子在游戏环节故意“捣乱”就由着他;比如,妈妈有意识的在物理空间上和心理空间上都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只在必要的时候靠近孩子协助孩子完成非洲鼓的伴奏,而不是像过去距离孩子很近,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
因此,牛仔得以很顺利地学完整节课,并且在课后表示还想继续。这又是一个好的开端。
明天,我要多做一点功课,用更多的游戏方式帮孩子内化今天课程的内容。虽然我不懂音乐,但是我多少懂一点教育、教学。因此我应当取长补短地陪伴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