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清明,三天假期,陪父亲回老家上坟,正赶上村里庙会。
细想起来,十几年没有赶过庙会了。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工作,一年回家也就一两次,赶上庙会很少。
昨天开车在路上,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家乡也越来越真切的一点点走到眼前。近乡情更怯,几十次离开又回归,归来又离去,可每次快到的时候心中总是有些小激动。特别是这次,要去赶庙会,儿时庙会的点点滴滴浮现眼前。
那时,赶庙会都是骑自行车去的,用个包袱或篮子带些鸡蛋、糕点之类的,从四面八方汇到亲戚家。男人们聚在一起,开始喝酒聊天;女人们一边张罗着做饭,一边交流东家长西家短;孩子们则跑到庙会,从东到西,从西到东。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庙会留下的都是吃和玩儿的印象。平时吃不到的糖球、糖稀、酸枣面、棉花糖、冰棍儿等等,都有机会尝尝,之所以说尝尝,是因为不可能都买,只能大家分别买,一起吃,都能尝到一口。平时见不到的套圈、花鸟虫鱼,甚至耍猴,庙会时都有了机会,虽然玩儿不了,至少能凑个热闹。还有骡马市,当时觉得骡马那么高大;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挂饰、小玩意儿,农民们终于可以歇口气,拿出时间消遣消遣。
带着满满的回忆,又来到了庙会。依旧是那些摊贩,只是更多了时代气息。卖服装的,款式紧跟潮流,牛仔裤、T恤衫,颜色时尚,图案新潮,虽然相比都市服装店,基本都是山寨版,可也展示着新时代的触角无处不及。卖花鸟虫鱼的,小鸡小鸭身上染着五颜六色,有了我以前没见过的仓鼠、鹌鹑;花花草草种类更多,花盆有了塑料的、树脂的,红陶的基本见不到了,花也开始有大棵的,有了多肉;卖虫鱼的,不再是一些小金鱼,有了乌龟、热带鱼。卖吃的,虽然以前难得一见的酸枣面,现在更加稀罕,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只是买的人更少了,倒是卖棉花糖的还是那么招人喜欢;更有了卖冰激凌、碎碎冰的,烤羊肉串、炸鸡柳的……品目繁多,勾引着过往人们的味蕾。
庙会依旧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虽然骑自行车的少了,开汽车的、电动车的,骑三轮车、摩托车、电车的比比皆是,路边停满了车,院子里也停满了车。如果不是车身上的泥土印记,有谁会知道车主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
耳边乡音缭绕,把我从恍惚中拉回,真实地告诉我,这是在村里。的确,讨论的话题是那么不同,不是工作上的沟通协调,不是谈论那个楼盘更有升值价值,也不是交流孩子的成绩和学校,更多的是谁家在哪儿打工,谁家儿子结婚、谁家女儿生孩子、谁家老人去世,还有今天土地要不要承包。
中午,开饭了。还是大锅菜,还是一样的配料,甚至更丰盛,但是似乎没有了以往的香气。
记忆中的庙会,似乎永远也回不去了。儿时的欢快,似乎永远也找不到了。虽然眼前繁华琳琅满目,可心中那份喜悦与幸福似乎再也无法重温。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也或许这是物欲横流掩盖了心灵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