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中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等,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闻思:
首先,这是善导大师的话,又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佛说……”;而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所说当做佛说看”,故对整句当信无疑。
“根性不等”四个字,包括了所有众生的无数差异。无论是早念晚念(前一年或后一年、前一世或后一世……)、深信浅信(闻即信受或边疑边信……)、上中下利根钝根等等……都是“根性不等”的表现。根性不等,也是善根福德有别,从古至今如是因果不虚。但不管种种差别大小,佛性统是平等无异。
还有个关键字“劝”,这个“劝”字,包括了所有的方便权宜、委曲迂回、与夺之法……最后都是为了一个结果:一切众生都来专念无量寿佛名。专念佛名是实义门,是“一实行”,是超越世间因果,是同因同果(即: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劝”是教劝门,是方便之万行。
观对机之状,若直来直去不好用,就只好转着弯来,弯里还会有大弯、小弯;若人家觉得“你怎么这样转着弯来跟我说,不过瘾”,那就直来直去,省却一切迂回。路虽有弯直,目的相同,其体是一。体,即是“劝专念无量寿佛名”,“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
总之,根性是“机”之万差,劝是随宜多变之“法”,“专念弥陀佛名”是唯一目的。
所以,知道了这一层意思,在跟人交流沟通时就大约会尽量有多些耐心了,而不会“你怎么不念、你怎么不信、你怎么这样那样……”,看对方一时转不过弯来,心里替他着急紧张。其实他的表现不正是体现了“根性不等”吗?比如有人自力情执法执重,但同时多少也有念佛,也肯学习,这就不错,根据“进度”,时时劝引,帮助他慢慢扫除这些所知障碍,也即是彻底认识到“机深信”说的自力之不堪,彻底进入对“法深信”的归靠、依凭——这就达到目的了。这个过程虽然时间未知,但“缘佛愿力”,前景总是光明的。
其实反观自己,自己以前没信佛、没念佛时,和他的表现不是一样的吗?当时也并没有立即马上就“一向专念”啊——那现在怎么转过弯来了?“随我根性,佛种种冥加善劝”,转过大弯小弯S弯、走过山路泥路歧路……“直为弥陀弘誓重”“缘佛愿力故”,这个垢障覆深、自大骄慢的众生终于慢慢、慢慢地,走上了弘愿念佛的坦途大道。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