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愿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

这里的大学指的是成为大人之学问。古代的大人是指有地位的人,现如今称为成功人士,或上层阶级人士。《大学》也就是成为成功人士的学问。

明明德讲的是彰显光明正大的品德。也就是将你光明正大优秀的品德发扬出来。

在亲民指的是亲近民众。 让普通老百姓都很亲近你。

止于至善是说最终停留在最完美的善。也就是说你的所想所做所为都是善的,从骨子里就没有一丁点儿邪念。

止于至善,估计连圣人也做不到。因为是从思想上一点儿坏念头都没有。

这种做不到的事儿,为什么《大学》里还要说呢?

实际上是说最终的追求止于至善。这也是《大学》中要求人们做到止于至善的愿景。这是一个愿景,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有了这么一个梦想一个愿景,那么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想想,就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尽管做不到但尽量去做与虽然没做到但内心却无所谓,这之间是不同的。

一个人有梦想有愿景,那么这个人就会活得有价值,活得有追求。

从这里我们学到:如果有好的梦想好的愿景,那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讲《大学》的传文部分之前,我们先来归纳一下三纲、八目、六证的关系,不完全是古人的,也有我个人的理解。 首先得把修...
    新商业第一红娘阅读 4,556评论 0 1
  • 《大学》 文:Recycler 20/367.10838 简版:《大学》看不懂,没有了解方法。 1.大学 2.20...
    Recycler阅读 621评论 0 3
  • ----我读《大学》之(2) 文/吴文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的一句话。...
    东篱文集阅读 20,977评论 1 5
  • 作者:木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儒学文化,一直是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传承了几千年,现在看风采依旧,他对人们...
    木棉MoMian阅读 913评论 2 10
  • “止”在三纲中首次出现——止于至善。在六证中——知止而后有定。两个止并不是一个意思。“止于至善”是愿景,“...
    顺寰阅读 3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