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读书。所以写一写最近学到的两种阅读方法——抽样阅读和结构阅读,以及卡片大法
首先,这两种阅读方法有使用范围。两者都只适用于非虚构类的书。
抽样阅读更适应于带着问题或者目的去读一本书。需要对这本书的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基础了解。
如果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那么可以先从目录锁定目标章节,然后通读目标章节找到自己问题答案相关内容精度。如果一本书并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问题,则可以找同类型的书,进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书也可以用类似方式进行筛选,节省时间和精力,高效获取答案。
如果是想了解某一项内容。那就直接从目录锁定目标章节。通读目标章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书目选择的时候,要对作者进行一个简单了解,看他是否是目标领域的专家。往往专家在这一块儿更有参考性和高可信度。
如果是想获取特定一本书的精华。则可以从序言、作者简介、摘要入手。了解作者偏好,即了解作者的专业领域,根据其专业领域来锁定本书精华。一本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认真了解,理解了该书的优势章节,就相当于掌握了本书至少50%以上的精华。
如果从序言、作者简介、摘要或者其他人推荐内容都无法锁定作者的优势领域,那就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或者维基百科等来搜索该作者的论文专著。被引用最多的一般就是其专业领域。然后从书目录中寻找对应章节,锁定优势章节。
结构阅读,更适用于具有某些固定格式的论文、论文集、学术专著的。根据其固有格式就能对其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分类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目的针对性的阅读,就可以达到高校获取答案的目的。结构性阅读,需要对固有的几大类论文格式熟悉,能做到有的放矢。
读一本书,最费劲儿的做法就是从头读到尾,以为是重视每一个知识点,其实没有将主次分开,主体、背景混为一谈,反而容易遗漏精华。倒不如选择更重要的来读。大脑喜欢新鲜感,不断的选择重点章节阅读,不断的去看新的书籍,利用大脑特性去不断的引起它的兴趣,同时发挥大脑爱联想的特性,因为好奇、兴趣更主动学习。
抽样和结构阅读,都是一种输入方法,卡片大法则是输出。主要作用是为大脑减负,将一些知识点咦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人名卡,专业名词卡、赏析卡等等。任何你想记录的东西。但是有一个要求:所有卡片一张只能记录一件事。保持其精简。同时具有可重复性、可关联性。
卡片记录的一个要点,是用自己的话来重述看到的内容。在写的同时,也是将知识重新梳理的过程。将别人知识通过理解、重组转变为自己的理解,并链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