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7篇周记
一、能量港
出差路上读完了《海胆》。这本书原本不在我的书单之列,却意外地闯入了我的世界,并让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
本书作者雷晓宇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人,但通过这本书,却感觉也和她成为了朋友。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也是一趟奇妙的旅程。
一般来说,读人物访谈或传记,往往洞悉的是被采访者的内心,但这本书,总共10人,有导演,有明星,有体育运动员,我看到的,是成长的挣扎,是寻找自我的艰难,是自我和超我的拉扯。让我感觉,这也是作者本人,也是我自己。
在作者最后写的跋中,她说到,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对于自己擅长的事情往往心怀鄙夷;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又往往羞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她做了7年的记者,开始感到厌烦,哪怕别人认为这是她的天命,她依然踏上了冒险之旅。而这10篇文章就是其冒险之旅的见证。所以,书中的人物是别人,亦是她自己。或者说,是将她自己的疑惑投射到了被采访者身上。
雷晓宇的眼光很独到,思想也深刻。她写人物,多了哲学和心理学的味道,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内在世界。在这10篇文章中,最深刻的当属李安的那篇。雷晓宇对李安有一种执迷的崇拜,李安对她而言,可以视为精神上的父亲。通过她的文章,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李安,感觉离他也近了一些。
雷晓宇希望,“通过我这扇门,也许受访者能够把自己看得更清楚,读者能够把他们看得更清楚,也把生命的一些真相看得更清楚。也许不会有多少人记得我,但是他们经过我,能够去到更遥远迷人的地方。”对于我而言,我觉得她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达到了。
看了她的访谈文章,我看到,纵使如李娜,看起来很果敢,取得了很多成就,依然也有迷茫、脆弱的时候。纵使如朴树,别人眼中的天才歌手,却也不相信自己,暗自挣扎。可能也就只有刘晓庆,给人感觉一直蓬勃向上。但她也不是生来如此,也是经历过磨难,也曾承认自己的懦弱。所以,你所经历的痛苦别人同样经历过,区别在于,你是选择让自己沉浸于痛苦中,还是选择负痛前行。
我很喜欢在刘若英那篇文章最后作者的总述:我看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不满》,就知道,俞秀莲和玉娇龙既是真实的人物,也是抽象的表达,她们意味着文明的限制和本能的要求,而人就在这两个系统互相作用形成的张力中,继续活着,卧虎藏龙。
愿我们都真实而热烈地过一生。
二、知识湾
最近学习了投资大师彼得 林奇的投资哲学,从大师的投资理念中,能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投资,更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1、蜡笔原则
蜡笔原则即简单性原则,“不投资任何一个业务不能用蜡笔描述清楚的公司”。我们都有一种追求复杂性的倾向,迷恋那些复杂的概念和框架,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专业性,却常常忘记“唯有简单,才可能正确”。我们常常会学习了各种知识,懂得了各种道理,分析起问题来越来越头头是道,可最后,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却依然无法解决问题。道家言,大道至简,亦是如此。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就要避免陷入专业化幻觉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所谓的科研内容,原来简单的东西却总写得特别复杂,总担心写得太简单就显不出自己的水平。
如果你无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别人传达你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代表你的学问有多高深,而是你还没有抓住他的精髓。高明的医生总是一针见血,药到病除,而不是开乱七八糟的各种药;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而不是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高人指点总是一语道破天机,而不是赘赘其言。
简单看待问题,决不是单纯地看待问题,而是要在纷繁万象中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简单看待问题,决不是狭隘地看待问题,而是要警惕信息过载,只有最核心的信息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伴随着的大量噪音反而会妨碍我们的思考。
2、逆向思维
彼得 林奇的投资策略中有一条是逆向选股,太热的行业不选,反而偏好一些低迷行业的领头羊。其实,不只是彼得 林奇,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都一样,逆向选择、逆向交易、不追热点。这里体现的是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逆向思维的道理都懂,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
你是否有思考过你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是否有优化或提高效率的方案?而不仅仅是机械工作的重复者。
你是否有思考过你处在公司业务中的哪一环,行业中的哪一环?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完成者。
当你接受一个新知识或观点时,是否有思考过,是否有事例与这个知识/观点不符?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知识/观点接收者。
当你孩子做出一些出人意料或让你很恼火的事情时,你是否有思考过,他的动机在哪里?而不仅仅是评判者。
在《见识》中,吴军老师提出,思维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命”的重要部分。知易行难,尝试在生活中多使用逆向思维,能改变你的“命”也说不定呢。
三、家庭生活
之前在周记中也提到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有反思,是否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又进了一步。
在这篇育儿文章中,作者介绍了一种现象:越学习,越反省,越焦虑。我们往往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后却陷入了混乱,手足无措。
现在强调养孩子要给自由,要让他们释放自我。可最后呢,想要什么就立马就要,即便是该做的事情,不想做就是不做。辣椒有时就是这样。你越不让她做,她越要做。有时我特别生气,但想想那些育儿知识,不能强迫,不能控制,只好忍着火气跟她好言好语。所以,她看见你生气了还咯咯直笑,因为知道你不会拿她怎么样。我们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
在文章中,作者给的良方是:用理解的方式去看见他。但其实往往就是这个“看见”,却是极难做到的。
“看见”是心理学概念,但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是比较滞后的,不过也就是在最近的二十年左右才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所以,我们这一代父母其实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都是零碎的知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践。而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成长得并不幸福,很多人在被控制、被忽视、被贬低的环境下长大。试问,如果一个从小未体会过被“看见”感觉的人,长大后又如何做到“看见”自己小孩的需求?
从这篇文章中,根据自我的一些探索,我总结了目前自己对做到“看见”的理解:
首先,要疗愈自己。我们经常认为自己看见了孩子的需求,但往往是自己的需求。“你妈觉得你冷”其实就是典型的案例。以前,在我们家,我宣告过:不要给辣椒严格的束缚。所以,之前辣椒在家里做什么我都是支持的,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家里的老人多少有些微词,但见我执意如此,便不好说什么。后来,就是在写上次周记时,我突然反思,我给的自由中是否隐藏了控制和期望。因为自小被严格管束,所以想弥补自己这方面的缺失,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其他需求,如学习规则、履行承诺等。
其次,不要低估孩子自身的调整能力。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很多育儿观念都喜欢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搞得父母很紧张,感觉打了孩子一下就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心里内疚不止。但这些观点其实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会伤害孩子的行为是长期的、高强度的。这个前提往往会忽视的。以前我有时生气,会朝辣椒吼两下,过后会很内疚。有时跟辣椒聊天,说妈妈这样你是不是挺伤心的。也不知道她是真听明白了还是似懂非懂,还会马上红了眼眶,我就会更加内疚。但一扭头,你就发现,她的注意力早就被别的东西吸引走了,有时转头就笑了,变脸比翻书还快。而且,让我很意外的是,由于我从小被管束,现在对我妈的要求总会有一些抵触情绪,总觉得她现在还是那么强势,也一度担心我妈的做法会不会对辣椒有影响。后来我发现,对于她外婆一些强势的要求,辣椒会很淡定地对她外婆说:外婆,你说的这个我不想做啊,你为什么总要逼着我做呢?搞得她外婆哭笑不得。人生来是不一样的,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复制体,要相信他们自己处理情绪的能力,这不就是我们总说的“情商”吗?
四、本周计划完成情况
本周主要是以工作为主,项目推进有了一定进展。
得到课程按计划学习。
读完了《海胆》,《魔鬼经济学》需加快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