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绿色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人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理念指引。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创新。生态建设,法治先行。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将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也将不断呈现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