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题,别总拿粗心当借口,真正的原因可能是
每次考试过后,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都会出现以下对话:
“怎么这次考的这么差,分数没上升反而还下降了不少?”
“不是的妈妈,这些错题里面好多我都会做,但是太粗心了,没有认真看题,就做错了...”
对话到这里,很多家长会长舒一口气,原来孩子是因为粗心才没有考好的啊,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粗心总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他会做就行。
注意:你大错特错!
家长一定要明白,“粗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借口,如果把孩子做错题目的原因都归结为粗心大意,那就会忽视了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掩盖了孩子做错题的真相。
长此以往,孩子粗心的毛病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越发把“粗心”当做挡箭牌,掩饰自己的过失,这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会粗心大意呢?我们从3个方面来解读一下。
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在考试中粗心马虎大多表现为3种形式:
1、审题时,把题目中的加号看成减号,把问题的求和看成求积,把选项的ABCD看错位置...
2、解答题目的时候,把数字抄错,单位标错,上一题答案写到下一题...
3、解题思路模糊不清,上一步还没想明白直接跳到下一步,最终一步错步步错。
以上种种,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考试中做题,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审题,如果连题目都没有看清弄懂,就别提下笔解答了。
很多时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做题的时候脑子里在想别的事情,或者过于紧张而无法专心,而思维一旦晃神,做对题目就很难了。
支招:
考试前,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把精神高度集中在考试中,不要去想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做题时,看清题目再下笔,遇到难题也不要慌,一步一步认认真真解答,才是对考试最好的交代。
此外,考试中还有一些做题的小技巧,例如在读题时把重要的数据、公式和关键点做上记号,这样可以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在遇到需要计算的题目时,不要嫌麻烦,要在草稿纸上按部就班的把计算过程写下来,减少错误几率。
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在学习上;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上的时候,家长不要刻意打扰,让他们在无形中学会集中注意力。
2知识点掌握的不熟练
有时候,孩子在考试中碰到一个题目,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但其实真正开始解答时,才发现有很多概念都模糊不清,只能模棱两可的作答,最终导致做错。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做题是检验孩子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最有效标准。
如果你问孩子1+1等于几,他一定毫不犹豫的说出等于2;如果你问孩子“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他也能立马脱口而出“疑是地上霜”。
对于这些简单的基础知识,每个孩子都能手到擒来,这是因为他们掌握的十分熟练,思维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所以不会轻易犯错。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孩子能够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对每一个解题步骤都烂熟于心,那也就不存在粗心导致犯错的问题了。
支招:
其实,要想检验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或者同学讲解题目。
通过讲解题目,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漏洞所在,知道他们哪一个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消化,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补习。如果孩子能够完整的讲完一道题目,那就说明他已经掌握的八九不离十了。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不仅能够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利的。
3对‘粗心“缺乏正确的认知
粗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对待它的态度。
如果孩子对粗心没有正确的认知,觉得它不可避免,无须改正,那么久而久之,他们粗心的毛病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学习上马虎大意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也是毛手毛脚,无法做好任何事。
这样的孩子,将来进入了社会,将很难被接纳。
支招:
首先,家长要对“粗心”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它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改正。
当孩子用粗心来当做犯错的借口时,家长要做的,不是批评,也不是包容。而是要告诉孩子粗心是可以被纠正的,一次两次可以,但绝不能把粗心当做犯错的托辞。
孩子做错题目,家长应该帮助他分析犯错的原因,是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还是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不论何种原因,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比如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家庭收支状况都整理清楚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认真谨慎的处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