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放学回来,督促她写作业的,结果孩子躺床上睡着了。这个习惯的培养任务任重而道远。执行第二天,遭遇孩子这样的反应。
我也不能不让人休息。我就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说没有,就是有点困。“好,那你休息会。晚上烧的毛豆烧鸡,待会喊你起来吃。”,“嗯”。
等我烧好饭,喊了她几遍,轻轻的晃了晃她,还是不醒。算了,就让她睡吧!今天周五,明天也不用上学,今天不写就不写吧。明天一定温柔的坚持。
孩子醒了以后,告诉她今晚有编程课,已经开始了,今晚有毕业设计,我跟你一起完成。跟她说先去餐厅吃饭,吃完饭再来上课,可孩子不愿意,想要在卧室吃。我问她为什么,她很不耐烦的说,就是想在这吃。我还是回答,不可以,吃饭就要到餐厅吃,除非你能说服我。她来回折腾了几次,就是无理取闹的说就想在这吃,我知道这个时候得坚守原则,清楚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在这里吃,会将油渍和饭粒带到卧室,引来虫子,甚至是蟑螂。她说,那你之前为什么在床上吃饭,爸爸把饭端给你,你躺在床上吃的。我说,妈妈那是不舒服,偶尔为之。如果你生病了,动不了,妈妈也会帮忙让你在床上吃饭。孩子还是有些不爽,为什么妈妈可以,我不可以,都是大人的理由。我想孩子肯定会这样想。自己的行为原来给孩子产生这样的影响。她扯着嗓子大声喊,发泄情绪,还是坚持那个要求,我还是坚持不同意,并让她说说看,能否说服我,她说,这样可以一边一边。我听了明白她的意思了,我跟她说:“你是想高效的完成吃饭和上课这两件事,是吗?”孩子点点头,注意点头了,发现每次纠缠、矛盾、争执的松解,都是从孩子点头认可开始的。孩子刚开始,很生气还气势汹汹的用脚踢我,用手拍我的头,但都是轻轻的,说明她心里很清楚,打人不对,只是在情绪中无法控制,所以看到孩子的挣扎,帮助她松绑。我事后夸她,知道轻重,不管当时情绪如何,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手和脚。
后面她很轻松的做到书桌前。我呢坐在旁边,观察她的状态,需要帮忙时,第一时间满足需求。自然而然,事情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