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上父母不能教孩子为了面子装大方,否则吃苦的只是孩子自己

前几天去朋友家串门,一进门,我就发现朋友家的小儿子看上去不太高兴。当我问为什么时,小朋友告诉我说,朋友家的邻居带孩子来家玩,当他走的时候,喜欢上朋友孩子的一个玩具,想把它拿走,带回家玩几天。朋友通常会教她的小儿子,要做一个慷慨有礼貌的人。因此,尽管小朋友不太乐意,他还是带着微笑将玩具带给了对方。从那以后,小朋友就感到非常不开心。

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慷慨”是一种美德,代表着爱与分享。大方的孩子给别人有教养的感觉,做父母的脸上也有光彩。但是,如果父母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慷慨”,孩子们变得不知道怎么去捍卫自己的底线,容易被别人占便宜,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感到内心很委屈。建议父母在下面这些事情上教孩子“自私”一点。

对于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且能力有限的事情上要“自私”,不要随便帮忙

确实,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学着去帮助别人。但是,我们做事不能仅仅考虑自己,还要学会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当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有病,怀孕或孕妇时,他们应该学会让座;有人在路上问路,学会热情地指引等,勿以善小而不为嘛。但是,父母不应教导孩子过于无私,特别是在生命安全和自身能力有限的时候。

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别人,是在帮助别人摆脱困境的同时,保证自己毫发无损。近年来,总是出现一些大学生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为了挽救落水的人,跳入深水区,最后非但没有救出溺水的人,反而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可以看出,善良和乐于助人是好事,但这是生命安全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贸贸然向前冲,只会伤害到自己。

对个人利益和他人的自私侵犯的行为要“自私”,不要假装慷慨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和帮助,但是首先得告诉孩子,看看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如果对方并不是真正需要帮助,而只是想从你那里获得好处并利用你,你可以“自私”一点,并拒绝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就像生活中一样,总会有一些孩子,他们看到别的同龄孩子手中的玩具,就想把它拿走。在涉及个人利益和他人自私侵害的这类事情上,父母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宽容和热情,否则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

对要获得的东西可以“自私”,如果可以公平竞争,那就不要随意让步

一个孩子可以大方,也可以体贴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应该在所有事情上都保持谦让。如果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到别人如果也想要,假装慷慨只是出于面子的话,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做出让步,反而会让自己受委屈。因此,父母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其他人则想要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公平竞争,那么就不需要让着别人。因为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私”一点并努力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将来回味往事的时候才不会有遗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