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到宸宸的表姐霏霏家做客,她比宸宸大半岁。吃饭时间到了,霏霏不肯吃,说不饿,她的外婆却执意要喂,因为吃饭的事情霏霏就发起脾气哭了起来,大人也为此气恼。并以此数落孩子,拿霏霏和宸宸比,夸宸宸吃饭很棒。
后来我走过去,对霏霏说:舅妈抱抱好不好?她同意了,我抱起她后她的情绪安静了下来,我问她你饿不饿?她说不饿,不想吃。我说那就不吃,也不需要再喂了。其实我观察她家的喂养方式,总是担心孩子饿了,就隔一小段时间喂吃的,而且大都是高糖的食物,孩子吵着要吃就给零食,于是到了正餐就不好好吃饭了。有时我们是需要听小孩子的需求,如果她不饿就让她不吃,如果饿了就提供健康的食物,给她我们筛选过的食物。这样既保证营养也兼顾孩子的需求。这一切需要你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
有时候大人往往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将孩子的意图进行揣测,而且大多往负面揣测,比如当我自己的孩子不肯睡觉时,她往往是因为太累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而且我自己心情也不好就会认为她是故意在找麻烦,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冷静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客观描述现状,双方冷静下来再进行沟通,时刻谨记自己要的是什么,附加条件是什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