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跟一个媒体谈合作,已经说好是先开户,短期可能没有投放计划,所以先不充值也不签框架。但是媒体推荐的代理对接人跟我大肆推销他们的付费合作,理由是相比免费账户,运营优化权重更高,某某公司(同行业TOP)也是他们的付费客户。
具体操作模式是:
>>账户每月固定收取一笔费用保底,相当于对于优化师的基础激励
>>约定梯级KPI,对应不同点数的优化提成。如投放APP下载:激活成本18以内,提成0.5%;激活成本15以内,提成1%;激活成本12以内,提成1.5%......以此类推,达不到则不收
效果梯级收费说得过去,可以看作后端CPA提成;但是每月的固定费用有些接受无能,相当于前端CPT的额外支出。这代理等于说既收CPT、又收CPA,还不保效果,没考虑多久就拒绝了。我理解他们的公司模式和激励机制,但是作为甲方,而且是首次合作,这并不符合我的利益点。
接下来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我选择代理前考虑的因素:
1、对于应急问题的反应速度
应急问题包括媒体卡投放资质、账户被锁、余额无端变少、充值失败等等,这些问题无疑都会影响我们的投放工作,但是据我所知,遇到账户层面的问题,很多时候代理要不就是建议重新开户,要不就是拖着不解决或是根本解决不了。而且,在选择代理之前,我们对服务效率这块也难以预测。
我的做法是:接到代理的合作邮件之后,我会先调研渠道,有合作意向的话先想办法联系媒体方(找认识的人或者到官网直接扒商务电话),跟他们沟通并成为直客或是KA(Key Account 关键客户),再请媒体推荐代理。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媒体方一般会根据你的需求进行定向推荐
>>即便推荐的代理不给力,媒体也会有专门的人员跟进直客账户的事情,出现问题找他们解决也是妥帖的。
PS:KA并不是只针对大客户,最重要是沟通
2、账户和投放的优化能力
之前的文章谈到过,顶尖的优化师很少而且通常配备给大客户,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代理对于广告主的作用其实很明确:充值/投放/常规优化,其他的能力不要太放在心上。
>>对于单一媒体下的代理来说,资源差不多,问一问他们的资质(核心代理/一级代理等)、同行业客户和可实现成本,多跟几家聊一聊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大致水平了,主流的代理优化能力其实差不多。
>>对于DSP平台代理来说,因为不便跟这么多媒体直接沟通,所以建议优先考虑资源好,媒体沟通能力强的大平台或是有新技术突破并有成果案例的新平台。行业里哪些平台资源好很容易知道,至于说自称有新技术的平台,很多时候只是个噱头,并没有亮眼的成绩,谨慎考虑。
所以说,如果我是最开始那位媒体推荐过来的代理对接人,面对新的合作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开户确定合作关系是上策,因为你并没有办法证明你的优化能力卓绝。在以后的投放中,基于良好的办事效率和投放效果,才会考虑向甲方推销付费服务,这跟免费试用后推出付费项目的逻辑是一致的,没有建立信任关系一上来就收钱并不那么友好。
写在后面的话:解决应急问题找媒体肯定是最高效的,屡试不爽;账户层面的优化能力需要多换位思考,不要一听到核心代理、高返点、低成本就做决定,你的利益点和代理的利益点不一致。
还有,面对同质化的推荐也仅做参考吧。首先,不同公司KPI下的考虑因素通常不一样,名气大的或者我觉得好的有时候并不是最适合你的。再者,有的代理擅长电商类推广、有的擅长金融类推广、有的擅长社交类推广、有的则是综合能力均衡,根据自己的行业量体裁衣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