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我们着实需要一种智识和能力,去观察、反思自己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才的路径。)
精进这本书主要从七个方面,来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包括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而我今天是想从时间和学习两个方面来简单的介绍这本书。
关于时间,其实就是如何利用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书中告诉我们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情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时间,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世界哪个更重要,而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也就是所谓的拖延症患者。而面对这两个无能,所可以采用的一些改善的措施,主要就是有一个,尽量少做短半衰期事情的法则。包括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还有就是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然可以去做。
而针对于选择无能的患者,面对目前碎片化无价值的大量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噪音,如何选择,成为了他们很难去抉择的一件事情。书中也提供了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信息是否有价值,可以根据评价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来进行评估。什么是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的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根据这种变化,我们就可以知道,即时兴奋的信息,就是噪音信息,而长久收益的信息,则是有价值的信息。举例就是,经典著作以及杰出人物的自传都属于有价值的,是可以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信息。
文章中对于时间的描述,还有一个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他在说为什么我们总是时间不够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像很多书本里面,要让我们进行严苛的时间管理,教我们如何设定目标任务,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把事情列成清单,并设定好时间,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工作效率等等。而这些所有的行为都忽略了,我们原本就因为事物的快而痛苦,而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通过让我们自己更快,赶上外部环境的快,这无异到最后是难以完成的。所以,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工作要快,但是生活要慢,要让生活变得有节奏感,有快有慢才好。就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的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去给自己一个私人的空间,静静的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与辩论,不让自己随波逐流。
时间的快与慢又对应着时间的深与浅,时间的深浅主要是指当我们在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而获得高质量的休闲,主要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第二个我想具体介绍的是学习。
(只要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我们正常的学习是这样一个步骤,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和整理,而做到以上三步,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是课程,就是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这也是我过去二十几年的学习模式,可能很多时候连回顾整理都没有。这就意味着我一直处于知识的吸纳者,或者说搬运者,所以一直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说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构建式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的构建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的调用已有的知识,在主动的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而问题是怎么提出的,问题其实并非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我们基于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从而得出的一个关键性的命题。这就是每一次,小六在教我们洋葱阅读,让我们提出的问题,包括5w1h或者是RIA概念卡,应用情景等。从我们提出的问题,在书中找答案,这样更有利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矛盾,并且有效的快速的形成我们的知识体系,或者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增加新的树干和分枝。
而我们目前使用的印象笔记、各种云笔记,有的时候会加重我对于知识或者是所看到概念的囤积癖。囤积以后,有的时候不看,有的时候粗粗一览。而这样我们又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对知识进行解码,解码有三个层次,一他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二他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三,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通过这三次的解码,才能真正不浪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上面说的是我们如何深层次的去学习知识,下面关于学习的终极理念,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因为我是学医的,所以对于我来说,深层次的学习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让我弄清楚一个病症的发生机理,以及病人生理病理状况,以及我如何对他治疗,治疗为什么有效?可是,当我结束了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之后,到临床上,独自面临病人时仍然会有恐慌,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学习的知识。很多时候,当我的老师告诉我,应该这么考虑诊断治疗时,我才能从脑海里调动出已经学过的相关的知识。但如果让我独立去选择诊疗方案,我却给不出那么多的选择,这就是所谓学习到的知识并没有真正运用出来吧。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知识运用的熟练度呢?文中告诉我们,一是可以进行写作式操练,写作是对知识的重构,所以对于我来说可以操作的就是逼迫自己进行科普型医学知识的写作与发布,同样就像是在洋葱阅读学习到的输出倒逼输入,写作时遇到很多不知道如何解释的问题就逼迫自己再去寻找相关文献、指南,力求能把一个问题解释清楚。二是游戏式操练,举例是现金流游戏和大航海时代游戏等。三是设计式操作,即调用已有知识,设计某一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就像实习的时候带教老师会就患者的某一症状,不停的给我们增加假设条件和症状,询问应该怎么进一步诊察和治疗方案的变化。
更加高级的学者会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是科研中所谓的交叉学科易出成果。而目前教学和研究领域越来越讲究细化深入研究,反而忽略了从整体观去洞察知识的规律。所以有时候我非常建议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可以简单学习和理解一下中医的思维体系,中医的核心思维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中整体观念就是把人和社会,自然都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病理变化出现的原因。
今天的分享主要是时间的利用和学习方法的精进两个方面,书中还有关于选择,行动,思维等方面的观点页很有帮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书中寻找答案啦。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