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肩负着艰巨繁重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党员干部必须争做锐意进取的开拓者、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篇章。
锐意进取,做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锐意进取,是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必须具备的精神品格。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闯劲,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首先,要破除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而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比如,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农业模式,而应积极探索数字化农业、文旅融合等新路径,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其次,要增强斗争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党员干部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展现担当。最后,要提升能力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埋头苦干,做为民服务的“实干标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好的蓝图,不落实也是空中楼阁;再美的愿景,不实干也是镜花水月。党员干部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一方面,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现实中,有的干部热衷于“造盆景”“刷数据”,工作浮于表面;有的干部“只喊口号不落实”,导致政策悬在空中。这些现象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必须坚决纠正。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焦裕禄、谷文昌、黄文秀等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被人民铭记,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中真抓实干,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知行合一,做奋进新征程的“时代答卷人”。锐意进取是态度,埋头苦干是行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党员干部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善于从全局谋划工作;又要脚踏实地,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推动落实。 首先,要把理论武装转化为实践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奋进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必须学深悟透,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要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党性。越是任务艰巨,越能考验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无论是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还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党员干部都要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最后,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历史耐心,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真正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实干家的舞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锐意进取的闯劲、埋头苦干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