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世界银行是一个扶贫机构,即便是世界型规模的公司,在扶贫上也是失败的。归根结底,扶贫直接给钱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他没有解决任何的问题, 没有付出的给予感觉就使人的观念发生变化。
直接给钱的扶贫在天然上就存在了漏洞,因为财富是凭空产生的,不需要付出。那么就失去了效率。因为没有市场,没有竞争关系,资源不能够有效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人为的控制了资源的流量,本事资本就失去了最高效的模式。
扶贫,是没有反馈机制的,没有反馈也没有监管,也没有所谓的判断标准,就是一个穷但是笨的孩子和一个穷但是聪明的孩子,哪个应该帮忙呢。委托的代理,因为不是自己的钱,就随便花。给钱这个模式也是交下去的时候,就给贪了。
最后,还容易造成没有付出就有钱拿,那么人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反而更加贫穷。
而商业,因为竞争的关系,永远保持资源最优配比, 保持优胜劣汰,也就是这个是最高效率的处理方向。因为我们的爱心是不够的,只能通过商业,把东西给予陌生人,这种慈善就是商业。
稀缺
经济学的基础,里面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稀缺。稀缺是事实没有错,但是他是建立在人的需求上面的。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你想要的同时,别人也想要,才能够造成稀缺。
如果大家都不想要的话,就不算是稀缺。而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满足了一个后就会寻找下一个,所以在人类社会上,稀缺是永恒存在的。
这里同时引入社会化的问题,政府不是不能够满足医疗,公共事业等的消费,而是满足了以后,人的需求就会变大,反而令到本来高效率的事情变得没有效率,因为失去了市场调控,人的需求又无限增加。
选择和歧视
因为上一篇确定了经济学的基本事实,资源是稀缺的,人的需求是无限的。那么既然是稀缺是事实,那么就会有人得到,有人得不到,需要选择谁得到,谁得不到。有选择,这就产生了歧视,那歧视就是不可避免的。
产生了歧视后,自然产生了一些平权运动,就是有些团体组织,感觉弱势群体实在是权益不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资源。这里就要谈到为什么他们成为了弱势群体,往往是歧视产生的。但是我们为了消除这种歧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反过来也是用强势群体的利益去帮助他们的。也就是这样的方案,歧视了强势群体。这叫做逆向歧视。
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因为资源的稀缺导致了产生的歧视,歧视必然存在的,所以说产生歧视的主体,必须承担对应的责任,他也有权利去进行歧视。
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歧视也是需要成本的,一般来说我们觉得歧视是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的一种区别对待。有些人就不同意,歧视需要付成本的。
歧视的起源是偏好,还有信息不对称。对人的歧视越多,需要付的代价越大,因为我们进行了选择,选择意味着放弃,而放弃是需要成本的。
当我们不需要付代价的时候,歧视就越容易产生,相反,如果歧视需要成本很高,我们会慢慢减少不必要的歧视。
市场竞争越激烈的地方,歧视越少,因为需要付的代价太大。
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有时候歧视是合理的,如果被政府禁止了合理的歧视,就会带来相应的恶果。
歧视来源于偏好和信息不对称,根据以往经验总结,有些歧视往往带来更好的结果。背后有他的效率含义。
东南亚华人对于做生意的标准,把人种划分了标准之后,相当于歧视。但是带来了就是生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这样歧视就带来了效率。
政府禁止歧视的行为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历史上曾经进行过平权运动。放宽银行的贷款利率。给弱势群体进行贷款。政府人为的控制了银行的贷款标准。
导致产生的大量的坏账。按照正常的商业银行的放贷标准,他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把贷款放出去。但是美国的平权运动把商业贷款的标准降低。
银行之所以放贷,是因为有国家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把商业银行的贷款的合同兜底。
导致商业银行大量放出具有坏账风险的贷款,最终导致次贷危机。这个就是合理的歧视,被政府限制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