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是认为女人总是爱唠叨,其实,是谁干活谁爱唠叨,因为做了,才会发现对方做不到位的地方,然后会不断的提出来,如果说话方式不对,那就成了唠叨。
在我家,厕所的洗手池总是老公在收拾,你知道,女人一旦到了一定岁数,是很爱掉头发的,每次我梳洗后,水池里或多或少总有些头发,老公收拾的时候就会很不耐烦:“下次你能不能清理一下洗手池?”说的次数多了,就真的嫌他烦了。
难道结婚前的相爱相守都是假的?结婚后人还是那两个人,怎么就到相杀相离的地步呢?那是因为人还是那个人,只是生活的七零八落的琐事抹平了我们甜蜜的话语。
想一想,你是愿意听结婚前的那句“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还是喜欢婚后的“你到底想怎么样”。
所以说,语言是一把利器,既可以变成箭射中丘比特,也可以变成刀杀了你的丘比特。
但是,语言不仅会磨平你心中的爱与激情,更有甚者是会带来伤害的。
幸福,这是谁都不会拒绝的词。爱,谁都希望永恒。
那怎么样减少我们话语中的暴力语言,让爱、和谐和幸福保持下去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给出了我们完美答案。
在沟通方面,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有着50多年的实战经验,他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一次,作者在伯利恒德黑萨难民营中的一个清真寺讲解非暴力沟通,听众是巴勒斯坦的穆斯林男子,大约有170人。那时,巴勒斯坦人对美国人的态度并不友好。在演讲开始,有人直接站出来喊他杀人犯,而作者最后就是应用非暴力沟通轻松化解了这场危机,并且一个小时后,这个原来称他为谋杀犯的男子邀请作者去家里享用丰盛的斋月晚餐。
非暴力沟通到底和我们平常说话的方式有何不同,甚至都能应用到国际纷争中呢?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他这个人可真能花钱”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你总是这样,每次说了也不听”
“这个头型不适合你”
看看以上这些说话的方式,是不是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对还是不对呢?
因为我特别写在这了,所以你可能看了会不舒服,知道这样说话是不对的,但又说不上来哪不对。
《非暴力沟通》明确的教我们认识以上这些话语是评论,估计谁也不喜欢被别人评头论足,那想想平时我们说的一些话招人喜欢吗?
父母会说,我这样说是为了孩子好;朋友会说,我这样说,是为了让你进步;夫妻说,我这样说,是希望你知道,然后改正。我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对方变得更好。可是这样说完的结果,往往是对方没有变得更好,而是你们的关系变得更不好。
所以,说话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就是客观明确的表达我们所观察的事实,而不是作出我们认知里的评价,告诉对方实际情况是什么,而不是告诉对方你是怎样一个人。
对方能花钱,希望对方能有正确的理财观,不是说你真能花钱啊,而是说一顿饭一千元似乎有些贵哈。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那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做一个小练习,找一张你觉得完美的帅哥或美女的照片,然后把自己的外貌、身材、穿着打扮、神态与照片做比较,然后用心体会感受。我想不用回答,此刻你的心情也是极为低落的。
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我们大部分的时候不是想说的心不对,而是表达出来的语言不对。
当你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不是真的想表达你感受他不爱你,而是想表达“我现在很伤心,你快安慰一下我”。
很多人都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混为一谈,才将双反的沟通拉入了臭水沟,然后越陷越深。
说话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二,表达你当下的感受而不是想法,让对方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
《非暴力沟通》在书中帮我们总结了表达感受的词汇,如果你无法正确掌握表达感受的词语,不妨翻开书中第42页不时的看一看。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这么对我?”这句话是许多恋人之间,甚至亲子之间都会出现的话,但这却是一句会引起矛盾升级的废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人们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会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当你对对方说出“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这么对我?”这句话时,对方可能会觉得很自责,认为他做得不够好;但也可能会反击“你做了这么多,都是你自愿的,又不是我逼你的”,伤人的话就是这样一句接一句不可挽回的说出来的。
其实,你更想表达的是你当下的感受,而这句话并不会让对方知道你的感受和需求,只会升级双方之间的矛盾。
《非暴力沟通》给出了两个句式,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
句式一:我感到。。。因为我。。。,用这种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句式二:现在需要什么?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希望对方做什么?
那下次你再恋人沟通时,或许可以说:“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上午给你发了十条信息你一条都没有回复,如果你下次在忙不方便回复的话,能不能中午休息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不是命令。
“老公,我们今晚去看电影吧。”
“不去了,今晚太累了。”
这个简单的对话后,你会怎样继续?是被拒绝后生气,还是说“不行,我就想今晚去,要不然我会很生气。”不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其实,我们提出要求失败而沮丧,主要归于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对对方的真实期待是什么;
第二,命令而不是请求,对方不做我们就生气;
第三,提出的请求不够具体。
想要一起去看电影的真实期待是什么?是希望两个人在一起做点什么吗?如果是这样,那就还有其他方案和选择,即使去看电影的请求被拒绝也不会太失望,还可以沟通一起做其他的事情。
我们可以提出具体去看什么电影,是喜剧还是科幻片,让对方评估他是否感兴趣。
如果对方反馈太累了,你还可以接着请求他的具体反馈,他此时的具体感受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
爱是人的基本需求,大多数人都希望爱自己、爱他人,也希望获得他人的爱。这些爱的共性,让我们聚在一起。但却被错误粗暴的语言所隔离开来。
《非暴力沟通》给出了许多实际的案例及很具操作性的语言解决方案,更教会我们如果爱自己、如何倾听、如何表达感激和愤怒、如何重燃生活的热情。这些我相信都是获得和谐幸福生活的必备语言技巧,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打开书本认真的读一读。
没有谁喜欢抱怨,也没有谁喜欢被抱怨。
我们不是不爱,而是不会表达。你想说的话没有错,错误的只是表达的打开方式。拒绝暴利沟通,和谐从非暴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