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 : ★★★★★ 主题 : ·3D镜面
《きょうのおやつは》(日)
《今晚吃什么》(中)
作者: [日] 渡边千夏
这是一本神奇的镜面反射绘本,用像镜子一样反射的闪闪发光的纸制作的。
绘本的开篇介绍了绘本的使用方法。和一般的绘本不同,观看时需要把绘本打开成90度,当两侧页面的画相互映衬,可以欣赏到超乎想象的立体效果。
总之,百闻不如一见。
一定要拿在手里,体会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页面上还会有自己的身影,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还可以同时享受自己做甜点的快乐哦!
来
一起准备今天的甜点吧
先在盘子里打一个鸡蛋
接下来倒入面粉
糖
还有牛奶
使劲地搅拌
把电磁炉打开
我们现在要煎煎饼了
哇
好香呀
猫小黑等不及了
给煎饼翻个身
马上就要出锅了
把煎饼放入盘子里
再倒入两杯红茶
最后加入浓浓的糖浆
美味的甜点做好了
想不想看看这一页平摊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记住,这里有个完整的盘子。
🌸谜底揭晓
平摊的书本和90度打开的时候完全不同,这里只有半个盘子了。
🌸渡边千夏沉迷于制作视觉上有趣的东西
绘本的作者渡边千夏,《镜之绘本》系列的原型是她大学时代制作的《MIRROR BOOK》5册一套的作品。学生时代, 她觉得二次元的图形和立体的对话相结合很有趣。从那个时候起, 她开始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书。在学生时代渡边千夏总是埋头创作, 一心想着“想要制作视觉上有趣的东西”。
《MIRROR BOOK》5册一套
渡边千夏一直在摸索能不能把《MIRR BOOK》这样的作品出版,但是她自己也觉得“将这个作为出版物好像很难”。
福音馆的负责人看好千夏的作品,但绘本的制作过程也是艰苦的,反复多次试制,还有在像镜子一样的特殊纸上印刷插图和文字的技术和成本方面的各种问题,千夏团队的成员们一个一个地攻克了难关……从企画到绘本完成花了近2年半的时间,终于可以出版了。
千夏最执着就是想让绘本有“读者正在自己在制作蛋糕的感觉”。将手放在书页边缘的打蛋器、鸡蛋以及平底锅柄之类的插图上,读者就好像真的拿着道具在做蛋糕一样。绘本中没有画人物,为了让读者更能身临其境,就加入了猫“小黑”作为制作蛋糕的搭档。
🥟舌尖上的年味儿-饺子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 在许多汉族地区民俗中, 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都说”好吃不如饺子“, 那么饺子的由来你知道吗?
🥟舍祛寒娇耳汤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他的“舍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准备辞官回乡的时候,正赶上冬至那天,他看见南阳的百姓饥寒交迫,病死的人很多,有的两只耳朵都已经冻伤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看得心里难受,于是回到家后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名叫"祛寒娇耳汤"。然后他就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施舍给百姓服用,渐渐地百姓的“冻耳”都被治好了。从此后人便模仿制作,称之为“娇耳”,也就是现在饺子的雏形。
🥟三国时期的月牙馄饨
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当时的魏人张揖在其所编著的《广雅》一书中曾提到,其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一致。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
🥟宋代的角儿
到了宋代,根据文献记载,人们把饺子称为“角儿”或“角子”,或许是因为饺子两边尖尖的角而得名。直到现在,广州人仍叫过年吃的油炸饺子叫“油角仔”。到了元代,人们又把饺子称为“扁食”,一直到了明代基本也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但是,春节吃饺子的这种习俗,最迟在明代已经出现了。
🥟清代的饺子
到了清代,饺子才真正意义上的被称为“饺子”。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饺子的形式不断演变,但人们对饺子的喜爱却始终没有改变.“饺”与“交”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意为“招财进宝”,人们还会将硬币包在饺子里,寓意吃到该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财运。
🥟 辞旧迎新, 更岁交子
什么是更岁交子呢?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一天的开始是子时,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到了年三十的时候,这个时间段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把子时的更替叫做“交子”。
虾虾今年的年夜大餐吃了猪肉芹菜馅的饺子,你家的饺子是什么馅呢?
古人有诗云,
素衣台案前,
巧手赛天工。
雪花纷飞舞,
皎月平空现。
清水飘芙蓉,
元宝落玉盘。
饕餮世间味,
最是此物鲜。
今天的月小虾绘本之旅就到此结束了,
一起期待下期饺子和汤圆吧!
声明: 本文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均为原创,版权均属微信公众号【月小虾的绘本之旅」所有
喜欢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