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的目标是想让孩子学习好,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心仪的工作,以后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来慢慢发现,作为父母我的格局太小了。
我们现在很多的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只要学习好,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用管,衣服不用洗,碗不用洗,打扫家庭卫生更用不着他们。吃饭我们给端到餐桌上,吃完饭又给端到厨房。有时候分不清我们到底是父母还是孩子的保姆。
学校老师教孩子有形的学科知识,家里父母也教孩子有形的学科知识,而恰恰无形的知识才可以让孩子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无形的知识可以让孩子有价值感、有幸福感、有格局、有思想、有境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古人把学习有形的知识放在最后一位,而是先做到孝、悌、谨、信、爱、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而现在恰恰相反,所以我们培养了很多大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当他们毕业的时候拿着一纸文凭,内心很多时候是迷茫,没有方向,没有格局,没有梦想,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前我认为这句话不对,三岁什么样怎么可能决定到一个人成年呢?七岁什么样又怎么可能决定一个人到老是什么样呢?后来通过学习的不断深入,无论是从自我价值感还是心智模式的形成时期,基本上都集中在七岁之前。所以说父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真的特别大。古人用家道、家训、家风来教育一个孩子,而现在我们这些东西都丢失了。
我们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高中6年,大学4年有的还要上研究生,甚至还要读硕士博士,人生中有20多年都要在学校度过,而真正从学校毕业到社会上能称之为伟人,能够为这个社会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却寥寥无几。
古人孩子是8岁才上小学,小学学的什么?洒扫庭除,为人处事。大学学什么呢?在《大学》开篇就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般9年就可以结束学生时代,十年寒窗苦读,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根据考试的名次,获得相应的官职,就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与古人相比,我们真是汗颜,我们在学校的时间是古人的两倍,甚至还多。
生活中,不知道您是否问过孩子,为谁而读书?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9岁在南开附小,当时老师问他为什么而读书?他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毛泽东当年去长沙读师范学院,临行前,他给父亲留下纸“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我们的孩子到底为什么而读书?
我们到底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不管你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德”是第一位的。《大学》有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有言: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南怀瑾先生也曾经说:处事以立德为事业。
“德”是涵盖了诚信人以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