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张凤山采访赵雪峰 原版原文的一手稿件 授权笔者可以提前发布
背景:张凤山是社会公益组织地球唯一村庄秘书长;赵雪峰是制片人,演员,剧作家,武术家,两个人之间怎么会有采访,笔者和广大老铁们是一样的好奇,一起看看采访的具体内容。
《云若无心常淡淡——访文化学者赵雪峰》
风和日丽,旭日阳光洒在我身上,某日我敲开了即将采访的赵雪峰的家,俗话说树增一轮,人添一岁,我和雪峰认识已有近30年了。
简短的寒暄过后,我们进入了采访的正题。早些年间我一直认为赵雪峰是在影视圈摸爬滚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发现赵雪峰身上有许多我并不知道的事情,说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这也是我这次登门采访的动力所在。随着话题不断深入,我才知道赵雪峰在大学时代专修的是旅游酒店管理,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乃至全国高档酒店稀少,五星级酒店更是凤毛麟角。
大学毕业后的雪峰曾经在长城饭店、香格里拉饭店、北京国际大厦等五星级酒店担任服务主管和副行政总厨,要知道他们是那时候第一批科班生啊,值得雪峰怀念的是他曾经接待过美国总统里根,朝鲜人民主义共和国金日成及那时期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兴致很浓的雪峰拿出当年保存的菜单和二级厨师证给我一一道来。
我很感兴趣的问:“这么好的工作怎么最后不干了呢?”雪峰说:“餐饮行业是个勤行,当时的那个年代我们都很年轻,高级饭店也是改革的产物,沉浸在灯红酒绿中不免有些骄傲和浮夸,因为那时酒店工作人员工资是很高的,年轻人下班后聚在一起几乎就是侃大山,更是小酒馆里的常客。我是一个心高,想做大事的人,在管理上得不到当时的重视,周边的年轻人不易管教,这对于一个科班出身,爱思考的我来说迷茫了,选择了离开”。
我接问:“那是你气盛,即使现在的各行各业也都是很难管理到位的。”雪峰抿了口茶说:“你讲的对,那时的我虽有些理论知识,但还是有些清高自傲,现在回过头来看就算是交的青春学费。直到现在我还在关注着酒店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着在这个领域里的知识。理论一定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所以我在90年代也开过两个餐厅,融入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餐饮文化的装饰。”
我又问:“你对现在的餐饮文化怎么看?”雪峰答道:“纵观全国来看,在菜品不断推陈出新之时,餐饮的文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大众来看,餐饮要有吃的形式,吃的美感,吃的含义,只有把餐饮和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赋予它文化内涵。要知道不同的时代一定会有不同的人去感受生活,所以不能简单的把菜品推陈出新当时进步了,而是要把餐饮文化提高到一个档次。
往系列说餐饮文化分餐厅文化,小吃文化,宴会文化,菜品文化等等,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建,这是一个完整的餐饮营销文化。纵观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酒店餐厅,从布置上千篇一律,服务员的着装上毫无特色。菜品都冠以新派作为厨师水平的遮羞布,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填饱肚子为第一,但作为一个国家餐饮文化层面上说,这是很可怕的。
举例说,在美国的华人厨师做的左宗棠鸡、咕噜肉,调上番茄酱和糖点上少许白醋,这种所谓的酸甜口成立当地对外营销的百搭菜。再比如国内的各种炒制鸡类菜,只要加上柿子椒、辣椒、孜然就统统的叫大盘鸡了。这种事情很普遍,你说是不是中国餐饮文化的悲哀!”
我看着赵雪峰的侃侃而谈,激昂的神情瞬间理解了,感受到人生的路是靠着自己远大理想走出来的,也是靠自己的人格和文化选择走出来的。世事繁杂,时间匆匆,重者稳之,轻者显之,乃真言如风啊。
当我咨询到他曾经的武术行业时,雪峰娓娓道来:“我是自幼秉承家学,六岁习武,习学北少林武术。七岁修炼气功,从小背诵中医药偏方和堪舆口诀,到十余岁又学习了中国跤术。有一段时间走入了武术专业道路,拜在京城技击名家孙长立门下,系统地又学习了戳脚翻子、十路谭腿、查拳,还对螳螂拳和后天八卦掌有所习练。”
我追问:“近年来您总去欧美国家访问,和武术有关吗?”“有啊。”赵雪峰接着说:“但我在那里不是办武馆,主要是普及武术知识,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讲学。对一些喜欢中国武术文化的外国人我是采取私人教练的方式。
”我问:“习武之人都把武德放在第一位,是不是这个武字的止戈两个字造成的?”赵雪峰打断了我的话:“现在的社会上流传的武术的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但从字体上讲是没有错的,但从字义上就大相径庭了。甚至说这是叫以讹传讹。
现在相当一批武术工作者,文化水平很低,在当今浮夸的世界更加不看重自我学习的修养,在一些公众人物、知名人物把控的舆论平台都大讲武术的武就是能不打就不打的止和戈的现字面意义。这是完全错误的。是误导武术爱好者和武术文化的。
要知道武字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而那时候的武字是现在的篆书来体现的,篆书的武是戈在上面,止在下面。也就是说,最早出现的武字是上下结构而不是现在的左右结构。而重点是在止字上。几千年前的这个止字是当手讲,是抓的意思。也就是说当年的武是手紧紧抓住兵器戈而高高擎起。这恰恰无异议的表明了武字的含义是告诉周边我有武器,是起到震慑、警醒的作用,这才是武字的真谛。不是现在歪理邪说的止戈的意义。
这种错误一直在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中误传,根源就在于那些公众人物的文化修养低下造成的。你看看现在我国的国防理论,讲我们的武备是起到防守和震慑敌人的作用,公开展示我们有限的核和一些先进武器装备的相继亮相,这与我们老祖宗当年造字的含义是高度吻合的,惊人一致的。就是高调警告,震慑敌胆!”
我愕然了,惊诧了。深深地佩服赵雪峰先生对武字的深刻理解和阐述论断。目前这的确是小众声音,但雪峰能够第一次在我的采访中提到这一理论,正是应验了他是一个“忍得了寂寞,消得了浮躁的学者。”
我问:“你的餐饮和武术知识这样广博,怎么和影视挂上钩的呢?”赵雪峰说:“最早接触影视还真是武术引进的门,从做武师开始到逐步参与一些武术动作的设计,同时也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突然感觉到影视艺术是我真正热爱的产业,在影视上面我仔细剖析我的优缺点,感觉我非常适合在制片行业有所建树,所以我在后来还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制片系成人班,现在总结起来大约参加了40余部影视剧的创作。
涉及到演员、编剧,武打设计、副导演、剪辑、道具、服装、制片主任、制片人,发行等各个领域。演员代表作有《唐明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老兵酒吧》、《为你等待》、《三闯降龙庄》、《白云魂》等。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及解放军艺术学院校庆50周年的组织拍摄工作,并任制片主任之一。现在主要在几家公司做文学统筹,剧本统筹的工作。”
我频频点头:“现在的影视行业好干吗?有问题吗?”雪峰笑了笑:“这话题就长了,我简单的说吧,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作为文化产业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很多的公司企业的投资都转向了影视行业了呢?就是发现影视传播给利润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我重点还是提一提影视行业中的问题,这也是我多年思考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融资的新能力不足,现在影视投资分五六种,第一种就是政府投资,如:《张思德》、《建党大业》、《建国大业》,他们是在剧本上打磨,符合国家大气候的需求,但不是所有的影视公司都能够涉猎和抢到的。
第二种就是耳熟能详的银行贷款,但失败率极高,为什么呢?就是银行需要质押和担保,现在我国的影视公司占绝大多数几间房间和工作室,并无其他产业链,故此多寻求第三方担保,而第三方担保就需要看导演的名气、演员的名气,甚至在后面的分成上会占相当高的比例,而对剧本内容的好坏几乎不问津,导致贷款后制作不良,造成发行不利,恶性循环。
第三种是上市融资,其代表是华谊兄弟,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华谊在开创之初也是步履蹒跚的融资困难,但最终由于精准的选择了剧本,抓住了市场,取得了成功。在有了极好的大众口碑后才上市成功的。这对其他众多的影视公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再有就是广告植入,其代表作品为《大腕》,这部戏的广告植入成功也佐证了其老板是华谊兄弟并招揽了众多国际大腕,才引起成功的。
其他如:P2P和影视众筹也是融资的方式,但都要建立在名气大、公众人物显赫才能成功。所以我说中国影视虽然前程无量,但与国外的先进影视产业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融资难得问题,我认为综合推进把中国电影中的中国语系与外国观众的西方思维有效对接才能更好的走入国际这个影视大平台,另外就是编剧一定要接地气,什么样的故事内容,什么样的年代,一定有那个时期的语言风格。
而现在的一群年轻编剧闭门造车,从网络上找一些特定图片,找一堆未经定论的野史文学,这样的拼凑,怎么能让文化深入呢?就是在做表面文章,何为表面?简单直白的说,一部戏播映了一到两遍后无人问津,甚至若干年后观众回想起来是几个电视剧的杂拌拼接,没有在社会上留下深刻烙印。”
我对赵雪峰先生的这一大段评论是感同身受。此时我感觉到了压抑,为了缓解压抑,我岔开话题:“听说您平时最爱看书。” 雪峰先生点头,起身带我来到他的书房。我环顾四周果然一排排书架、书柜装满了书籍。我问他藏书有多少,雪峰先生说大约有六七千册吧,并坦言他自己读书很杂,几乎每本都看过。
我问:“你最喜欢看什么书?”雪峰先生答道:“对经史子集、军事历史、散文名著均爱看。比如说史记是“史源绝唱,无韵之离骚。”能不看吗?还有三国志里面的铁马兵河充满阳刚之气,文人墨客各个智囊满怀,能不学习?”
我笑问:“这就是你平时不断写作的源泉吧?”雪峰先生说:“没错,看多了,背多了,感悟就多了,手就痒痒了。”
在30年里,雪峰先生大约在,《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精武》《新体育》《广东日报》《北京晚报》《金融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我们爱科学》等杂志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短文。还接受了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电台的专访。
在采访中还得知,雪峰先生平时还有一些爱好,如:集邮,集各种样式的紫砂壶,爱好书法等等,其中我最惊奇的是:雪峰先生有一个冷门的爱好,集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饭店宾馆简介!我看到形形色色各种饭店简介足有几千套!雪峰先生得意的说:“恐怕世界上也就我一人玩这个。我很喜欢这种收藏,它涵盖了建筑学,装饰学,地理,餐饮文化,旅游文化,酒店发展文化,社交文化等等一系列的知识。”
我很同意雪峰先生的解答。我读雪峰先生设立的公众号《赵说无误》的文章不但文采好,而且答疑解惑,全是正能量,总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最后,雪峰先生把他刚出版的一套武术著作《赵雪峰讲武》签名送我留念。听说他的另一本《赵雪峰说文》将在今年6月出版发行,我拭目以待。
时间过得好快,夕阳西下。我提出告辞,路上感受到学者赵雪峰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担当,负重前行的人。我相信众多认识雪峰先生的人也会有同感,可谓:见微能知著,见端能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