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李笑来在得到APP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文章的消化吸收及传播。
01摘抄
李笑来老师:对现在的我来说,毅力和坚持,都是并不存在的概念;之前也有过、用过这些概念,但后来我主动把它们从自己的“操作系统”里剔除掉了。
我一向有个看法,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不论是学习一个知识,还是打磨一个技能,本质上都是要在你的大脑里留下“痕迹”。但是你从开始的时候就给它赋予了太多的痛苦和艰辛,那你的大脑自然会想方设法帮你抹掉这部分记忆。
所以,想要不放弃,首先就不要给自己“痛苦”的暗示。
于是,我磨练出一个策略: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对于我这种人来说,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是用不着坚持的,用不着努力的,一念一世界,在我们这种人的世界里,这不是那种苦哈哈的坚持,臭烘烘的努力,这叫什么?这是干脆停不下来啊!多有意思的事儿啊?谁敢拦着我我就跟谁急!
没有体会过这种快感的人,总是没办法想象为何对方可以“坚持下去”。
学会、学好一门技能带来的则是重生的快感。你的世界多出了一个维度,你看到了过去不曾有过的景象,你甚至会觉得自己又活了一遍。这种快感一旦体会过一次,没有人会停下来,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对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你知道。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能给它赋予的意义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能够赋予的意义也是不同的。重要的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其他地方,而是要找到当下对自己最重要的意义,并且把它均摊到每天的任务上。这样才有可能让自己不停地去做这件事。
除了赋予意义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与技巧。
一是在赋予正面意义之后,还可以想尽一切办法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很多负面意义,花几天甚至几个月去罗列,不仅罗列出来,还可以想象细节并写下来;
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拥有某项技能的人以及人群,尽量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如果没办法一对一交流,起码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社交,从来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办一个“新生大学”的原因——仅仅相互见得到,相互知道对方的存在,对于学习者、追求进步者来说,都是巨大的价值……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已。
所以,你也把“坚持”啊、“毅力”啊什么的,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剔除掉算了吧。
02心得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这篇文章了,但还是觉得很有感触。
总结一下,文章说了两个方面:
一个是做事情不需要坚持,以及为什么不需要坚持。原因是我们坚持做某件事情时,底层逻辑是我们并不喜欢做这件事,我们会感到痛苦,而痛苦的回忆我们很容易忘记,所以做不好这件事。
二是如何不坚持做好事情,有三个技巧。第一是赋予正面意义,第二是赋予负面意义,第三是参与到拥有该技能的社交之中。
读完后,我有个疑问:如果我们一直坚持做事情,刻意练习,慢慢体会到了这件事带来的好处,从而坚持到底,最终练成了这个技能。这样难道不是好的模式吗。转念一想,如果我们也按照刻意练习的方法,另外在开始之前还为它赋予意义,这样岂不是更好。
最后,我再详细描述一下这个方法:
第一,赋予正面的意义。要点这么几项,一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二是要反复的琢磨,时间不能太短,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找出真正对自己重大的正面意义;三是要把需要做的事情分解,分摊到每一天上。
第二,赋予负面的意义。要点是第一步的前两项,只不过是负面的。
第三,社交化。寻找已经拥有这项技能的群体,融入其中,如果不能实际参与,起码要时刻关注,比如通过网络关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