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说写作,真是说大了话,我所谓的写作,不过只是生活的记录与感悟,而已。
真是许久未动笔了,不是没了内容要写,而是越想写,越不知道怎样提笔了。多次,竟然和自己闹起来了矛盾,写不出来就别写了,可内心却总不能罢。
昨日,本是漫无目的的行走散心,却走到了钟楼书店,出来便带走了这本《2017中国散文排行榜》。得, 老贺同志今天又是加班,我在单位等他的同时,迫不及待的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这本书,仔细的看了几篇。散文,还是有它独特的韵味!
《倾听心灵的回响》作者:铁凝。这篇散文讲的是有关于《朗读者》诵读文学经典的热潮。本文经典句子:“通过口的朗诵与耳的倾听,汉语和它内在的气质、精神,以焕然一新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心灵。古老而长新的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独特韵律,这韵律不仅是美的,而且包含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我们共同的情感”。
读这篇文章,我有深深的认同感,尤其是读经典之作,仿佛自己就是作者,仿佛看到了他所彩绘的大千世界以及听他讲的趣闻趣事,精神饱餐一顿绝比海吃大餐一顿来的爽快,而恰恰爱好文字文学的人,并非只是研究文学的人,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的平民老百姓,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说明社会在快速的进步,而人们是有对精神世界的渴望,借用文中名言总结“一个人内心的声音在广大的人群中持久回响,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马的眼镜》作者:莫言。这篇文章讲的是他在干部专修班是首届学员,与余怀忠主任和吴小如先生的一些事迹。我在这篇文章里学到:“回忆往事,以防忘记”“听他(吴先生)绘声绘色的演讲,我的脑海便浮现出故乡一望无际的荒原上野马奔驰的情景,还有河堤决口、秋水泛滥的情景”“先生朗声诵读,抑扬顿挫,双目烁烁,扫射着我们台下五个可怜虫,使我们感到自己就是目光短浅不可以语于海的井蛙、不可以语于冰的夏虫,而他就是虽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却自以为很渺茫的北海”。
对于莫言的认识,开始听说是文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后来在书店偶尔翻看到了《蛙》觉得写的挺朴实的,便买来看了看,嗯,不错,是我喜欢的调调。我就喜欢那种文字很朴实很切合生活的“乡村”书,包括散文也是。上面散文中我之所以会划重点,是因为在我的心中我的落笔也是:“回忆往事,以防忘记”,故乡,也是我内心的根。而为什么这篇散文题目为《马的眼镜》,文章里有解释,而我更喜欢的是他文字的行云流水。
《母亲百岁记》作者:冯骥才。文章摘录:“谁能向我这样,七十五岁了还是儿子,还有身后一颗大树的感觉,有故乡和家的感觉,还能闻到只有母亲身上才有的深挚的气息”“母亲把”百岁”看成了一道高高的门槛,就像跳高运动员面对的横杆,我知道,这是她本能对生命的一种畏惧,又是一种渴望”。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泪眼婆娑,心痛至极。父亲曾经常常给我说,最羡慕的就是舅舅了,因为舅舅不管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喊一声妈,当时看到他的眼神,我都觉得有点夸张。我的奶奶在我母亲还未嫁来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所以父亲很早就失去了母亲,而每次给我们讲述奶奶事迹的时候,眼里总是充满了自豪与渴望。老姨是奶奶的妹妹,关系走的很近,以前每年过春节,父亲见到老姨的时候,我真的看的出,就像孩子见到母亲那般的有依偎感。所以自父亲去世后,每次想到老姨或者见到老姨,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想哭,妈妈对我说让我一定忍住,要不然老姨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是,任心头一把刀,也要笑成一朵花,而时间,会让心头的刀慢慢变钝。现在,我会怀感恩之心怀念,怀念有父亲的日子里,我笑的是最开心的,我得到的也是最珍贵的。
现夜已深,明天繁忙的工作继续,而此刻我的内心,却是无比的安宁与平静。
生活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