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课堂如何提问追问
(本文摘自简书 红顺视点)
1、问题的表述要规范、严密、浅显简洁,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或产生歧义;
2、每节课要有主干问题,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成串,形成链状结构;
3、不能从原来的满堂灌演变成满堂问;不能从口头问变成书面问;
4、提出问题后至少要有一分钟的侯答距,让学生有思考、梳理答案的时间;
5、不能先叫学生再提出问题,更不能以回答问题作为惩罚学生或出学生洋相的手段;
6、课前、课中、课后提问的重点应有所侧重:课前激趣,课中深层次理解探究,课后总结梳理;
7、教师提问应少用直问,多用“曲问”、追问;
8、把握问题设计技巧:变直问为曲问;化顺问为逆问;变散问为聚问;变端庄问为诙谐问;变封闭问为开放问;变统一问为分层问;变是什么问为"为什么、怎么样"问;变单一问为综合问;变学科问为跨学科整合问。
9、掌握设计追问问题十字诀:假、例、比、替、除、可、想、组、何、类。假就是以以“假如……"的方式追问;例就是让学生举新的例子;比就是让学生比较两个概念或问题的异同;替就是让孩子想一想有什么可替代的;除就是让学生思考"除了……还有什么";可就是问学生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组,是问把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会如何;何,就是六何:为何、何人、何时、何处、何事、如何;类,让孩子类推各种问题。
10、提问时应避免“是不是”、“对不对”,或问书上有现成答案的低级问题;
11、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让学生照课本念,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并且语言要规范;
12、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或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提示、总结;
13、要坚持“让潜能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依次进行
14、让学生勇敢站前起来,体面坐下去
15、要逐步培养学生提问题意识,要尝试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要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传递(教师不能做问题唯一的投篮者);
16、教师要在学生自我感觉无疑时再产生新疑,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17、课堂结束要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反面:学生带着句号走出教室)。
18、要学生发言时,请谁,不请谁;先请谁,后请谁,关系到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的热情。请谁发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请那些不主动发言者。如果想激起思想碰撞,把问题推向深入,就请那些从神色上看明显持不同意见者。如果教师想判断讲解的效果,可以选择中等层次的学生发言。
19、选择学生发言的优先原则:发言次数少的优先,先举手的优先。那些有发言要求而不好意思举手的学生,通常性格内向,比较拘谨,教师要给他们较多的发言机会。如有许多学生举手,一般遵守两个优先的原则(发言次数少的优先,先举手的优先),并向学生讲明这个原则。这有利于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热情高,发言的学生多,思维就活,思路就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