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明净如洗,星空璀璨,大地灯火阑珊 这便是中秋的夜晚.人们
的心灵仿佛被月光柔软地抚摸,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消失不见了。转
眼间,五星红旗随风飘扬,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快和快乐的氛围,好像万物都在迎接祖国母亲的生日。两个不同的节日,一个强调家庭团圆,一
个强调国家团结,却有着同样的的意义,都是人们内心深处美好愿望的
表达.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
一人家”的天下大同;“今人不见
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
思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异地传情。月亮总是在不经意间
潜入大好河山之中,点缀着中华之美。追溯中秋节,同样充满着惊喜。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天象崇拜秋夕祭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间传统节日,上千年以来,中
秋节被赋予了很多富有想象力、浪漫情怀和幸福寓意的名字,是中华
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比如祭月节、月光诞、月夕、仲秋节、追月节、
团圆节等。中秋节的活动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祭 、赏月、吃
月饼、看花灯、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在中秋节这
天,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
福之情。正因如此,中秋节也才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愿以寸心报华夏,世中华。愿民族之巅,薪火相传,百代不衰”是对祖国母亲最好的祝愿。
几千年漫漫征程,几百年风云变幻,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一个世纪的近代史,刻满血与泪的印记,七十年的上下求索在挫折中迎来新生。只要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无论历经多少艰难苦痛,我们的
祖国也依旧能披荆斩棘前行。回望历史,无数仁人志士致力于振兴中。.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陆游"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是有了这
些不畏牺牲,,心系人民的伟人,
中国才得从落后中走出,向新征
程迈进。余光中先生说过::“我的祖国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百年风华,盛世如愿,长城万里,守锦绣山河,朝霞万丈照来日方长。让我们共谱华章,望锦绣山河,看万家灯火,叹繁华盛世,盼韶华永存。
家国安康,月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