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最适合写一点文字了。
带孩子出行依然选择自驾,走走停停,不急着赶路,随意且自由。
2月1日凌晨0:13分我们抵达镇江市,入住酒店后便匆匆睡下,续航体力。
出行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曾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长江三大名楼”之一的北固楼。南宋辛弃疾出任镇江府时,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词句。梁武帝萧衍曾登楼并题“天下第一江山”,北宋重修后苏东坡赞其为“天下之殊景”。
登上顶楼,俯瞰长江,只见江面平静,像一位看尽各朝各代风云更迭后,坦然处之的老者般沉厚、安稳。江上偶有几只海鸥飞来,做一丝点缀。
镇江素有“三山一渡”的称号,三山指:北固山、金山、焦山。一渡指:西津渡。
下山后稍作休整,我们便前往西津渡。
西津渡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吃饭去的是一家很有名的店:周家二小姐的菜。招牌菜是香辣蟹。在这地方光排队就排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好饭不怕晚,味道真的不错。
2月2日出发高邮市。
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看到许多装满货物的大船一艘紧连下一艘,在河上缓慢前行。路过一个很特别的村庄,门前正对着的一条湖,我立即喊停车,牵着孩子进村转一转。
此地为邵伯镇,这个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把门前的街扫的干干净净,入户的屋顶都有两个上翘的屋檐(专有名词不知道叫什么),贴上福字门楣、对联,特别庄重又气派。这地方供奉的不是自己的祖先,而是观音菩萨。
太阳暖烘烘的照耀着我们,我们沿湖朝村子里走去,惬意舒适。村子里有回村过年的人,他们站在自家门前热热闹闹的聊着天,还有一位阿姨拿着饭碗在门口边吃边聊。看见一片绿叶子菜地,我好奇怎么种这么多萝卜,一问,原来是一片油菜地,可以开油菜花炸菜籽油的那种,闹了一个笑话。孩子在一家屋外看到许多鸭子,也撅着屁股学鸭子叫,“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多么宁静朴实的小村庄啊!
来到高邮市,我们驱车到达古盂城驿站。
古盂城驿位于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也是大运河沿线46个驿站中唯一被保存至今的明代水马驿站。
鼓楼:是盂城驿的制高点。
本来以为驿站就是像现在的快递站一样收发信件货物的,谁知它竟有四大功能:1邮政传输:是邮电的前身和起源。2接待服务:相当于现代的政府招待所。3漕运交通:盂城驿依傍京杭大运河,承担着南北水运、粮盐运输等任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4押解囚犯:承担着中途押解囚犯的特殊功能,设有监房等设施。
从驿站出来就到了南门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热闹,道路两边都是卖小吃的。
吃饱喝足后,前往高邮湖边,此时正值夕阳落山,湖面水汽氤氲微微泛白,路边树木枝杈横斜,好一副写意山水画。
2月3日,来到淮安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故居。凑巧的是,上学期刚学了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此出生,并度过了12年童年时光。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再未回过家乡。
淮安也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家乡。
下午驱往河下古镇,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古镇内80%以上的民居楼是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湖嘴大街、估衣街、花巷等街道仍基本保持着明清风貌。
因为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忘却,尤其是当时的细节和感受,所以,用笔记录。
00:43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