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两个人会拥有相同的人生。同样的际遇,也会有不一样的心境。
今天这个题目有点大,让我一时不知该从何写起。昨天睡前看了看自己的本周计划,时间虽已过半,但任务还有很多。等孩子睡着以后,就选择听了一会樊登读书会。
樊登是我很敬佩的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把兴趣做成了事业,还包括他对社会,对教育的一些非常积极正面的态度。听他读书,大多听的不是书中的内容,而是听他的见解。通过听书,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出这本书是不是你想要的。
文字和语言是比较神奇的东西,仿佛有魔力一般。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的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感受。跟着樊登读了几本书,自己读完以后,竟然就会忘记他之前是如何解读的了。大概是有了自己的体会,所以会取代之前的印象。
《人生海海》因为是小说,樊登解读没有过多的剧透,就只是和麦家老师聊创作。但是通过他描述自己迫不及待看完这本书的心情,以及小说中跌宕起伏,充满转折的故事情节的概述,我的好奇心成功被吸引,决定放下自己的计划,来读一下这本小说。
于是今天早起就开始读,幸亏是决定早起再读,要是昨晚读的话,估计就要通宵了。我其实很少看小说,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性子急,总想一口气看完,迫切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所以这本小说也不例外,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用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读完。
思绪跟着小说情节一直延伸,疑惑,明白,疑惑,明白。这本小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让我这个很容易给别人剧透的人,猜不到结局。可能是以前看过的故事情节都太简单,故事和人物的走向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这本书,就像把你带进迷宫,只会让你一次又一次以为找到了出口,其实还在迷宫当中。所以不知不觉就加快进度的把书读完了。
在这里,对于小说内容我也不做剧透,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虽然麦家老师说小说是杜撰,没有人物原型,但是通过真实社会背景的结合,让人物的形象非常鲜活,看书的过程中,我给自己直接脑补了一部电视剧,但是绝对要比《风声》和《暗算》要精彩。除了故事的丰富性,更多的其实感受到的是对人性的描写。人性的善与恶,人性的自私与伟大,故事里的主人公“我的”心境也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后的大结局就是内心获得自由,坦然。
年轻人容易心碎,老人容易嘴碎。
很多人觉得这样快读是对作品的不尊敬,文学作品应该慢慢研读,细细品味。但是对于我来说,那就是一种思想上的“折磨”,不能酣畅淋漓的阅读,就是受苦。
我们听过快速阅读,高效阅读,那么大家认为什么才是正确的阅读方法?
应该如何阅读好像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你可以是正襟危坐,也可以是斜靠半躺(虽然会有人说影响视力,但是我觉得是我放松的方式);你或许会一目十行,但也可以逐字逐句慢慢体会。想用用哪种方式阅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心境。
阅读——悦读,我认为自己喜欢就是正确的的。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阅读的时光更像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中的头号零件。
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人家的眼。
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