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半个学期了,为了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今年刚上一年级的我娃,书写类的练习基本都在课堂完成了,放学后基本没什么书面作业,班主任布置的都是些运动类、做家务、阅读之类的不需要动笔书写的小任务。这不,体育进中考了,小学也开始重视起孩子们的体育来。
昨天周五放学后,班主任让我让娃录一个视频,一个关于如何跳绳的视频,要有分步讲解,要有动作示范,要连贯,重点是声音要洪亮(至少要比同年级某某班的要洪亮)。我只回了个“OK”,别的咱也敢问,咱也不敢说。
晚上回到家,按下周六出去玩选地儿的心思,先上网搜了一通有于关新手跳绳的视频,这类视频倒是挺多,说什么的都有,挨个点开看了看,对新手真正有效有用的视频却不多,有的过于笼统,有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看了不下十个,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新手跳绳的几个注意事项:
1、调节绳的长度(绳子过短,容易绊脚,绳子过长,提不起速度,也费手劲儿);
双手握住绳柄,一只脚踩住绳子的中间,两手将绳子往上拉直,绳子长度到达心脏的位置即可;
2、 正确握绳(这个握绳的技巧只在一个负责中考体育老师讲解的视频里提过,之前从来没想过握绳真的也会影响跳绳的效率);
将绳子打开,掌心朝前,四指并拢,大拇指靠前握柄,靠手腕发力,两个手放在大臂内侧夹紧,手放在离胯部大概10厘米的地方;
3、膝盖微曲,不要固定死(上面提到的那个中考体育老师说的是膝盖能不打弯就不打弯,这样更容易提高速度。我觉得这不太适合新手,所以选了另一个视频里教练的说法);
想象你的膝盖就像一个弹簧一样,起跳和下落时都保持一定的微屈,另外膝盖弯曲的幅度不要太大,以保护膝盖;
4、用前脚掌起跳
起跳和下落的时候始终用前脚掌着地,后脚跟是不碰到地的。起跳时,高度也不要太高,5-10厘米就可以了(有的视频讲解为3—5厘米,我认为看个人熟练程度而定);
5、手腕转动带动手臂来摇绳
手腕发力,带动小臂摇绳,跳绳过程中,整个上半身基本是保持不动的;
6、反复练习
几乎没有人是天才选手,看过就会做,并且就能做得很好,所以反复练习是必须的,也是枯燥的,只有经历过反复练习这个过程,才能慢慢总结出经验,以便提高。
接下来是其他一些常见的错误动作:
1、 脚向后勾(容易越跳越高,越跳越累);2、手臂伸得太直(会导致绳子变短、绊脚);3、跳得太高(容易消耗体力);4、尽量用鼻呼吸,而不是用嘴呼吸(这是我自己从娃身上总结的,我发现她用嘴呼吸后一是容易口干舌燥,二是更费力。)
最后是给孩子做心理按摩的方法:
1、告诉她每个人都有一个经验银行,每做对一个动作,就是往经验银行里存入一枚有效的金币,这个金币存够了一定的数量,就能成为绝世高手,并且这个金币需要定时存入,如果中间有间断,金币就会消失不见,但如果能坚持定时存入,金币就会生出利息,还能利滚利。
2、把动作分解、分解,再分解
一个完整的跳绳动作分为:手部动作、脚部动作。
手部动作:单手、双手(均为手腕旋转带动小臂摇绳);
脚部动作:起跳、落地。
把这一套动作细细地分解完,再把练习量化,比如单手(不加上脚部动作)摇绳200下,如果有明显进步,就换另一只手,同样摇200下。如果练习了几组,双手均能单独摇好,就可以同时摇绳。同样分组练习,手部动作做好了,就可以加上脚步动作了。
所有动作合体后,切忌贪多、贪快,可以试着先完整地做一个,如果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可以试着做三个,如果还容易,就可以加到五个、八个……循序渐进,这样孩子比较有成就感,更容易进行下去。
我娃周四晚上的时候还只能跳80个/分钟,今天晚上已经接近90个了,进步明显,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和熟练程度的增加,被绳子绊脚的情况也越来越少的,甚至能做到十个1分钟里,有3-4次是完全被没有卡住的情况,这个进步让她很是开心,自信心也增加了不少(因为班主任要求100个才达标)。
最后按上述几点分别拍了视频,用美图秀秀拼接起来,给她们班主任发过去了,老师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