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h.Mao一个人由唯唯诺诺、自卑胆怯到自信勇敢、杀伐决断。(上)
回首大学的动态除了至今怀念的暖气、2.5元的牛肉面就是在冬天路上新雪上留下第一个脚印。工作日的作息千篇一律。
5:30,速战速决早出门
我想,是这样一个场景,母校在兰州的第一场雪早的时候会在中秋。过一些时日零下十几℃的冬天就来了。晚上熄灯之前把书本、电脑、移动电源和接力(点心)等物品装进书包。有的时候会混合酸奶发酵菌和全脂牛奶,睡之前放在暖气片上发酵一个晚上。凌晨5点30起床洗漱,自己不喜欢打热水就直接接受常温水的洗礼,主打速战速决。洗漱后回到宿舍打开自制的酸奶吃一碗燕麦,有好几次菌种不合适导致特别酸。
完了背上书包到一楼大厅等待宿管打开宿舍楼的大门,有的时候宿管晚了几分钟就直接敲门。
6:00图书馆早鸟和高年级考研党一起抢座位
那个时候没有人了,教室没有人了,路上都没有人了,我记得是冬天,早上很冷,我就走在路上,往图书馆走,只能听到我自己的脚步声,雪地里的第一个脚印就是一种享受。抵达图书馆正门的时候,大门还有五六分钟才开门。因为来的早可以挑选风水绝佳的座位,对四大化学和化工专业课比较上心,早上会做一些预习工作。打开BBC完成一段简单的广播,老师建议VOC,但当时我偏偏BBC。
7:00一碗牛肉面的温暖打开新的一天
这个时候特别想去吃2.5元一碗的牛肉面,搭配一个小菜总价3.5元。斜角直线距离最近有四五个食堂,比较喜欢去大众二号或者遇到清真的同学会去清真二号食堂吃碗牛肉面。现在流行叫饭搭子。吃完早饭继续回到图书馆,阅览室的大门也开了。有些赖床的高年级考研党陆陆续续的出现在阅览室。
8:50准备上课,兰州的日落和日出与浙江有1小时的时差,正常9:00上课。
我在图书馆留下不值钱的书本占座,顺道去B1层搞一杯1.5元的热咖啡,随后留出10分钟去教室挑一个风水宝地。赶上没课的时候继续在图书馆看书。看的很杂,比如《化妆品技术》、《Aspen》、《高等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彭晓刚版》、《四大化学英文版》、《涂料化学》、《胶粘剂》、《化工设计》《OriginLab2018》、《绿色炸药合成技术》、《响应面设计》。印象深的是上《傅献彩物化》的时候去补充了彭晓刚版本,让我彻底爱上物理化学,特别是从微观层次去解释,我一个《高等数学上》挂科的人,在物化中也能轻车熟路的解析混元二阶偏导,现在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也还记忆犹新。有一段时间写了三万字的《蛇莓流浸膏研究方案》想用层析柱制备并用学校的资源发个小论文的,最后我还是去搞了化妆品,放弃了,是怕要出七八篇论文,导师说够学校硕士毕业论文的量了,质不确定没说,这个项目无法结项听说会扣毕业证。而我当时只是有一段时间对化工学院的所有专业都感兴趣而已。
我感到人需要不断地向前进,不应该局限在校园,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对吧,然后是利益,就是钱,超越钱的,是名望,权力,但是在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还有一样东西,叫智慧。这种智慧,是一种无比强大的感觉,强大到你不会再畏惧任何人。
12:45吃午饭
大众二食堂的各种廉价面食,比如西红柿鸡蛋面4.5元,肉酱面5.5元,但面食不属于学校的刻板印象。我除了这些面食,独爱广式烧腊窗口和自助,那个时候很喜欢烧鹅叉烧双拼或者烤鸭饭(鸭腿)。我有个神奇的技能,称重的自助90%的时候固定在6.5元、8.1元,当时还引以为傲。
13:00午休、补作业和追剧
14:00下午开始第一节课
有的时候下午就一节大课也就是两节45分钟的课,图书馆还是常态。后来《有机单元合成》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的实验课经常从下午第一节课干到晚上。《有机单元合成》的理论课是我上过最难的专业课。
17:00晚饭时光
晚饭经常选择大众二三四五食堂,以和饭搭子一起为主。那个时候没有体重焦虑也没有忌口,新陈代谢旺盛。吃完饭到处健走,虽然一天上课已经超过1w步。
18:00图书馆自习
我要去图书馆写报告和作业,晚上去图书馆的同学会更多,座位经常短缺就会有很多人去教室自习。补完实验总结和作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看物理化学又或是专业范围内校园范围外。
21:00离开图书馆,找个运动搭子去运动场
搭子很积极,因为操场上的女学生多,搭子眼睛到处看。
22:00就相当于浙江的21:00,回到宿舍洗漱或者去私人浴室洗个澡就开始结束这一天,学校北方的公共澡堂即使是隔间我也只去过5次,私人单间浴室一个月花费40元左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