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诗,过去常常问两个问题:
你相信孩子会写诗吗?
你读过孩子们写过的诗吗?
然而,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问题变成了:
你相信这些诗是孩子们写的吗?
孩子们还需要写诗吗?
见过太多的儿童诗歌比赛,或是看过太多的儿童诗集,很多所谓的儿童诗是家长“改”出来的,是老师“诱”出来的。最终作品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出版方的深思熟虑,是对图书市场目的性地探测。
如果还愿意看一本儿童诗集,我希望这本书是不带功利的、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最重要的是真正喜爱孩子、喜欢他们文字的人在做这样一件事!
近期,由熊亮老师主编的《孩子们的诗》正好符合我的这一愿望。熊亮老师是绘画老师,他的绘本多次在国内国际上获奖,在给孩子们上绘画课的过程中,兼着给孩子们上诗歌课。
在上诗歌课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孩子具有极高的诗歌天赋,他饶有兴趣的发掘、记录孩子们神奇的话语。于是便有了这本《孩子们的诗》。这样“偶得”的一本书没有太多功利性,更好的保护了孩子们的原创,可以说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通过这种记录方式,可以相信能看到孩子们真实的语言和思想。
来看看孩子们写的诗:
她的眼睛不能看到很远
只有我们捧着到处走
才能看到所有
------《睡莲》蔡思齐7岁
小镇里的
厨房里的
冰箱里的
牛奶里有只苍蝇
------《从…到…》韩牛10岁
看到这些让我忍俊不住的诗,思绪却是飘向更远的地方。我思考着在今天网络化的快时代,孩子们写诗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在古代,不论中西方,诗、乐、舞都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也就是说过去三者不做区分。而今天把诗、乐、舞独立成三个分支,乐和舞感觉和生活更近一些,而诗则远远的矗立在远方,很遥远。
其实诗歌和音乐、舞蹈从来没有真正分离过,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可见诗歌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的生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音乐中、舞曲里。
既然生活中离不开诗,那什么时候开始学诗好?孩子们应该如何学诗呢?
孩子的思维不同于大人,在没有思想束缚地天马行空中常常语出惊人,而这一点和诗歌中所提倡的创造性共通,我们渴望看到这种思维碰撞。从这一点看,“诗”其实已经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们与诗歌之间的天然亲缘性。坐在地上玩玩具的孩子偶尔冒出的一两句话也许就是浑然天成的诗句。
然而,在孩子们不断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渐渐地被要求固化。比如我们的考试作文讲究固定的套路,阅读要求掌握一定的方法。理化类学科为了考试,刷课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方法论……成年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有时也是孩子们创造性丢失的过程。而诗歌可以激活孩子们内心深处潜在艺术性,为他们保留下创新的种子。
所以孩子们学写诗是越早越好,从能喃喃细语开始,父母就可代为记录;从可以拿起笔,就可以每天在纸上跃跃欲试。不要觉得诗很难,诗有时很简单,有时你可以理解为诗是对生活简单的提炼。
那么,对于开始写诗的孩子们,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或者换一种说法,小孩写的诗应该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孩子们的诗应该有以下特点:
风格应该清晰同时不流于虚幻的形式。
如:
一只蚂蚁
在一本书上旅行
(有实物,有画面感)
是想象力的爆炸点。
如:
光投进大海,
立刻现身了。。
成了大海里的网,
把海分成小小的格子。
(丰富的想象力是孩子们诗的一大特点)
有音乐的节奏
如:
饼干在嘴里嘎吱嘎吱响
就像走在干草堆里。
(饼干吃出了音乐的节奏。)
诗的世界应该是没有边界的。
如:
雨的气呢
透明的
清凉的
被窝里的气
棕色的
蓬松的
(从雨到被窝的跨度真是大,然而我并不感得奇怪,孩子们也许就是这么想的)
很高兴能在阅读《孩子们的诗》中得到这些思考,也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有诗有远方,未来的路很长,相信给他种下诗的种子,有一天他会变长成五彩的斑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