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家长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培养有心、用心、聪明且富有智慧的父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家长的积极意识,使他们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相反,假如家长一味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那就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就变成了被动消极的个体,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了。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此外,为人父母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角色更加矛质,它让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害怕希望,时而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而又敞开心扉向他人求助。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有些父母可以将美好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表现得像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除了性情,父母还应该研究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所谓研究,就是去探究为何某些事件必定会在孩子生活的某个阶段发生。比如说,为什么3岁的孩子还不能上幼儿园,为什么10岁的孩子不能开汽车?答案是: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孩子们还没有学会所需的技能,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在认知和情感上,他们都还未具备必要的条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若干座里程碑,提示他们在某个时刻能完成什么任务。假设时间到了,某个里程碑还未出现,父母就得想想了,该如何拉孩子一把,帮助他们继续成长的旅程。
孩子们需要的是家长的谨慎、用心;他们需要做父母的人承担起责任,希望父母心思缜密、深谋远虑,对自己、对子女有充分的认识,也希望父母研究他们成长的历程,理解他们,小心呵护他们。总之,父母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深思熟虑。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中每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第一次送心爱的孩子上学,每一位父母都会觉得难以割舍。从理智上讲,孩子大了就要上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在父母的心里,这就是有悖人之常情,让人觉得怪怪的。在孩子的事上,何时应该倍加呵护、何时应该放手,怎样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也是我经常和妈妈们讨论的话题。谈话的时候,我常常提到人类学家吉娜·布里亚的一本书,叫《家庭的艺术》,其中说到了她家里的两个儿子:
养儿子的过程,最主要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我想让两个儿子都知道一点,那就是:家是港湾,永远向他们敞开,但他们也是男子汉,外面海阔天空,应该走出去大胆闯世界。
家是孩子的“港湾”,意思就是能给他们“呵护”;“闯世界”则意味着“放手”。把握二者的分寸,就是在爱孩子,保护孩子,给孩子呵护和安全感的同时,也应该放孩子出去,鼓励他们独立。
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
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就是掌握好帮助的分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各种帮助——情感上的、人际关系上的、生理上的、信仰上的、学习上的,等等。通过调查和了解,父母可以明确孩子在哪些方面更加需要帮助。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多少。父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帮助,原则是不能干扰孩子的成长。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有时,要把孩提时代的往事抛之脑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有遭受冷落和伤害的经历,都有被抛弃、被忽视的记忆,这些东西在我们心里留下了刻痕。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许遗失了某个重要的里程碑,漏掉了整个发育的阶段。
可是该怎么做呢?怎样做才能忘却自己成长道路上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呢?在这一点上,我们中的一些父母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设法补偿。他们实际上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所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时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地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们的。父母下意识地认为,如果采取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就可以保护孩子(甚至包括父母自己)免受潜在的伤害。这些教育方式催生出了5种特别的家长类型,他们是:彼得·潘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潮人式家长copy型家长以及无痛型家长。
彼得潘式家长~不愿长大。
直升机家长~对世事害怕不已,忧心忡忡。
潮人式家长~子女缺乏安全感
copy型家长~相互依存
无痛型父母~麻木不仁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玩耍也是有目的的。我们在和家长们交谈时,就经常说,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需求,想让爸爸妈妈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时是很快乐的。除了接受父母的教导、培养、授业乃至训诫以外,孩子们也需要和父母们在一起做另外一件事——玩耍。玩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加深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
顺便讲一句,这里所说的“玩耍”不仅是看孩子们玩,尽管看孩子们玩也很重要。孩子通常需要观众,所以大人们(尤其是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往往认为,看孩子们玩就已经是一种参与了,比如说看孩子们打网球或玩跳板跳水。然而,孩子们想要的,是家长也参与进来,比如跳进水池和他们一起嬉戏玩耍。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问问孩子,有没有觉得父母做得不够或者插手太多呢?记下孩子的回答,细想想,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对父母来说很有价值,它能让孩子和父母在起的时候感到更为安全。
充实感是成长为一个善于交流的家长的重要环节。父母感觉自己的生活充实,孩子就会明白,爸爸妈妈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把他们当作精神寄托于是就能拥有一种自由感,回归孩子的天性。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爱的逻辑与谎言
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心智成熟的旅程
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尤金·彼得森就曾说过:“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儒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儒弱似乎是父母、特别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敌,因为在常人眼里,做父母的“理应是”强壮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可是现实中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句话,这些品质我们并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