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王子王然》目录
1、战争还没有正式爆发,据西都太守的说法,齐国军队是从西昌主动撤离的。可能周国与齐国军队都没有正面相接,反而,在这次战争来临前,唯一有过的战斗,只有西昌国草草了事的防守战了。
在齐国东都还是一片歌舞生平,丝毫不觉得战争即将来临了。西都就又一些战争的动作了,一些富户开始收拾细软,打算在明年之前迁移到东都去。其他的一些普通百姓,都对战争很厌恶,但是,我问过几个老百姓,他们说的很坚决,最好齐国、周国都不要惹事,但是,如果周国的军队真的敢开到齐国国土上,就跟周国拼了。
齐国,是个可怕的对手。
齐国一个官员安排了一艘小船,让我渡过了北辽河,过了北辽河,江州太守江泰山正在等着我。一看到江泰山,我悬着的心才彻底的放下。
我们没有停歇,继续骑马,要先到西昌国都。西昌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战争,北部又是重灾区,一路走来,人口稀疏,到处是破损的村落、荒芜的耕地。战争,是人间地狱。
到了西昌国都,江泰山才缓缓的给我讲了一下情况:“我是奉丞相命令在北辽河南岸等你的,现在我做为带兵将军,来西昌国协助战后重建,韩复已经被立为国王了,他主持,我们协助。丞相希望你尽快回到京都,你在西昌歇息一晚,明天就往回赶吧。”
我点点头,应了他,问:“韩复在哪?我要见见他。”
江泰山露出一个佩服的表情,说:“韩复应该就在国都,我给你找找。这个韩复真是个贤王,一班文武被他支出去负责建设,他居中调配,进行的有模有样的。”
我想了想,说:“那算了,不要让他来见我了,我去见他吧,免得耽误他的事。”
江泰山要反驳,被我摆手止住了。
一路上,看到一些周国军队抓获的老百姓,我很疑惑,问江泰山:“这些是齐国留下的细作?”
江泰山笑了,说:“这些是贱民,齐国侵占西昌,这些百姓居然在家里供奉齐国将军的画像,不拿些正法了,他们都不知道在这西昌,谁说了算。”
我不太想去插手这些事,就没再细问。
2、到了西昌的宫殿,韩复正在忙忙碌碌的批示公文。我在旁边等了一下,江泰山大嗓门喊了一句:“唉,国王,我们二王子过来慰问你了!”
我瞪了江泰山一眼,示意他先出去。江泰山悻悻的退出去了。
韩复其身要给我行礼,我忙把他搀起来,说:“时间有限,我们尽快交流一下?”
韩复从来没有见过我,有点儿疑惑,我把他的玉佩拿出来,给他大致讲了一下李四的事情,又给他说了一下韩天的情况。他强忍着眼泪,不肯流下来。
他说:“李四,普通的一个习武少年,终于做了权谋的牺牲品。”
我说:“都是无可奈何的。”
他问:“父王为什么不肯回来呢?”
我说:“西昌先王已经死了,可惜你见不到他,他已经脱胎换骨,成为另一个人了。”
韩复本来就智慧超常,说:“这可能是父王最好的归宿了。”
我问韩复:“重建有什么困难吗?我会尽全力帮你的。”
韩复想了想,说:“有两件事,第一件是让周国的军队退出周国,或者北上到北辽河岸上,不要周国军队参与西昌国的重建了。西昌国民经历了父王的暴政,对齐国统治的一年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们有些想法,是需要我去一点一点改变的,周国军队一味的抓捕,无异于缘木求鱼。”
我毫不犹豫,点点头说:“这个没有问题,第二件事呢?”
韩复说:“第二件事,可能有点难办,周国、齐国的战争已经避免不了了,我们西昌国处于战争区,这个时候做再多的重建,意义都有限,我想让周国允许,我们整个西昌国迁移到小蒙山一带。”
我想了一会,说:“这个有点难,任何帝王都不会接受国中之国呀,但是,但是,我有个建议,其实战争区,主要集中在西昌国的北部,你只要把北部的百姓迁移到小蒙山以北就可以了,虽然不是在周国国境,如果战争一旦爆发,西昌国民还是有很长时间的缓冲,可以南迁到周国,也可以找到其他的办法避祸。”
韩复深鞠一躬,说:“多谢二王子。”
我扶他起来,说:“我们都是李四的朋友,令父已经救了我一命,以后也要与我同行,我们俩就没有什么可以客气的了。我去西岛前会嘱咐丞相的,让他注意保全西昌。”
3、我没有在西昌国过多停留,严令江泰山北山,退出西昌国建设之后,就匆匆的往回赶去了。
过了西昌国,就是周国的八里郡了,封千里与孔华组织了一个很大的迎接会,多是将军士兵参加,初一见到我,就“英雄”、“威武”、“报仇”的声音不绝于耳,我隐隐觉得,战争已经到眼前了。
我在八里郡郡城待了一晚,封千里说:“二王子,你受委屈了,李四将军的遭遇我们已经知道了,周国的血不会白流的。”
孔华在一旁沉默不语。
我问:“孔主簿有什么看法。”
孔华说:“二王子平安归来,可喜可贺,此时民心可用,可以一战,只是,战争就要有战争的目标,是为了南北统一,还是逼齐国割地赔款,这个目标如果不能够确立下来,怕是民心也会在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丢失。”
我在连续几个月的狂奔中没有时间思考,孔华这个问题,又把我拉回到现实中。除了西岛,除了秘密,现实是眼下这场战争。齐王能看到战争的终极目的,孔华能看到的是僵持不下的战争对百姓的损害。
我点点头,说:“孔主簿这句话,我会原本的转达给大王、丞相,也请封太守、孔主簿戮力同心,共赴时艰。”
在周国,对战争即将来临的感受就强烈的多了,所有的百姓都在谈论着李四将军在齐国的惨死情状,说的细节丰富,甚至还有二王子威武不屈,让齐王不敢小觑。很多是连我这个站在现场的人,都说不清楚的事情。
到京都的时候,这种情绪几乎到达了癫狂的状态,我的马车前进的路上,两边都跪满了百姓,他们身上或佩剑、或带刀,似乎要告诉我,这场战争,他们一定是要打的。到处都传来“为李四将军报仇”的声音。
4、我在进入京都的一刻,突然想到齐国、西昌、周国对待战争的态度,不禁打了一个冷颤,这场战争,对周国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