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各地的地铁有差别吗?有。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是安静程度。有时在境外坐地铁,会感觉全世界的手机都坏了一样,基本没有手机声会响。
我算地铁坐的比较少的人,原因是我上班的地方离我很近,基本是走路骑车就解决了。偶尔进城去,会坐下高大上的机场线,然后今天,我正在安静的睡觉,就听到我前排的人用手机在看视频,还外放声音。
恩,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这次看到好像是球赛,前面几次,最奇葩的是不知道是什么鬼哭狼嚎的神剧,晚上十点的地铁车厢,全是神剧的声音……我和同伴,默默的望了一眼,叹了口气。
大部分时候,中国人是含蓄的,很少会因为这样,而能说出“请你安静一些或请问你可以关掉外放吗?”。然后一个车厢的人就是这样隐忍着一个人的行为,不爽,但不知道怎么办。
其实,在地铁中之前还有个问题,就是地铁禁止饮食。由于地铁是全车空调,所以饮食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一般的地铁是禁止饮食的。我关于这个认知是在香港的地铁广告认识到的。香港的地铁有明确的标识:入闸后禁止饮食,如有违反者最高可罚款1000元。我就在香港地铁见过大陆游客饮食的,我善意提醒她看标识后。她还是赶快收起来了。
目前,内地的地铁,也基本会普及这个地铁内禁止饮食的广告,所以我感觉,这种状况目前比公共汽车系统好多了。
可能,这种在公共交通系统饮食的习惯传统,要追溯到中国的高速网络还没有很完善的时候,人们外出要经历很长时间在路上,同时如果路上有饮食售卖也价格贵很多,所以,好多中国人养成了坐火车汽车前,要先买好泡面面包水等充饥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默许,所以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宣传教育才能扭转。
如果地铁车厢禁止饮食的规定,通过宣传教育立法可以达成,那么这种外放声音的声音污染是否也可以通过立法宣传教育来达成呢?
我在网上看过很多帖子,对这样的行为都是以素质低来评价的,而素质其实和认知有很大关系。他们通常处在比较自我中心的转态中,这样的情况,他们不觉得,这对别人是种困扰,就像喜欢吃臭豆腐的人,以为全世界的人都该喜欢臭豆腐一样的。
而通过立法宣传后,一方面,他们的认知里知道了,这是影响他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当它以条文规定的形式出现时,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比较敢于制止这样的行为。同时,其实如果真想看视频,带上耳机就能解决的事,也算没有影响那些热爱视频人的权利了。
只是这样未来的趋势,是否也要立法,气味的问题呢?比如涂了香水的不能进入地铁,比如出汗严重不能进入地铁。
公共空间,确实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