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存钱罐》开启财商教育,成就孩子一生的财富

让梦想展翅腾飞,离不开财商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利用财商教育,让孩子们在早期形成了对待金钱有着良好的习惯,培育有高尚的品德,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同时也保持着谦虚学习的态度,让孩子们在将来获得更多的财富。金融学教授阎志鹏的《三个存钱罐》帮助我们开启孩子的财商教育,书中有踏踏实实的生活案例和技巧。

一.用数据和孩子谈钱的概念

一般父母跟孩子口述钱的数目时,孩子们不是很明白这数字,于是,我们使用具体的数字列出来时,孩子们也就能够更好地明白到金钱的概念。

丹姐总是吐槽她女儿,每次开空调,哪怕盖着两层棉被,依然还是开着18度吹,这电表转得飞快,花啦啦地一个月要600多元的费用。后来,丹姐把一个月的费用打印出来了,她女儿看到这用电的费用,着实是吓一跳。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如果每个月减50元电费,就奖励她50元,50元的10分之1将存起来不动。因此,丹姐的女儿不再开着18度的空调,从此,也收获了有存钱良好的习惯。

二.存钱:每获得一笔钱,设置10分之1为不动,让钱慢慢长大变多

孩子有了存钱的习惯,在学业或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自主创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朋友安妮跟我说,她每一年都会收到外甥女的拜年红包,并告诉安妮这钱是她自己的存款。是她外甥女每次考得好成绩时,爸爸妈妈奖励的。虽然红包不大,尽管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是说明了她的外甥女是有存钱的习惯,大大地增加了支配的自由度。

父母设定孩子考试成绩90分,奖励她100元,这100元里面,告诉孩子拿10元放在一个地方(存钱罐),是不能动的,剩下做其它的花费。比如:多少钱是买学习文具,多少钱是用来买零食,又或者今天做了什么公益等等。

当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塑料厂,创业资金是5万元港币,这笔资金的大部分是来自19岁时做推销员的积攒(储蓄)。如果没有平时的积攒,也就没有后来的“李超人”。

三.让高学历加持孩子的财商

对我们未成年的孩子来讲最有价值的投资是教育,在社会上高学历比低学历的收入要高得多,于是,高学历创造财富的能力是略高的。

孩子不愿意学习,不愿意读书怎么办?父母需要真正地了解孩子最看重什么,了解什么能够激励孩子的学习,根据孩子的特质设计出最有效的办法来影响并诱导改变。

                                       在假期用清单来代替碎碎念

刚开学,同学家长不断地倒苦水说:“这个假期,作业没有完成,打游戏的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但是一到做作业的时候,磨磨噌噌,把时间磨到了,就不见人影了,怎么说都不听。”

孩子放假的第三天,做一份清单,这清单里面有每天应该完成的作业。

比如:

语文字贴要写(每天完成3页)

语文阅读30分钟

周记

读书笔记

用 Excel 电子表格罗列清单,细节化到页数,这样孩子有目标感,清单贴在孩子书桌旁的空白墙上,每天完成一项,就相对应打上勾勾,持续着每一天,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持续阅读与学习,读书能改变命运

知识就像复利一样,只要坚持学习和阅读,在时间的陪伴下,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做父母带头和孩子一起学习阅读,效果更显著。

巴菲特在14岁的时候,一天的阅读量是500页材料,相当于我们手中书本250页的2本书。在现在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的阅读和作文是靠不断地输入才有知识量输出,也是写好作文和做好阅读短文的根本,夯实基础,才能拿下理想的分数。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学霸家长分享一段讲话:“其实我比在座的家长都要笨,我不懂得什么技巧,但是我知道读书一定会改变命运,我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阅读,他读什么,我就读什么然后一起讨论,他学什么,我也学什么,不懂得一起探索。”

虽然很简单的两句话,但是蕴含着不简单的行为:持续的学习和阅读。有很多家长可能做着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这位学霸家长却持续地做到了,于是,她的孩子稳坐学霸第一名,一坐便是6年。

有父母用心的培养,与孩子们阅读《三个存钱罐》,实落书中方法,开启孩子们的财商教育,将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从此收获良好的习惯和对待金钱的态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