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参加了一位阿里合伙人讲的文化课,一位2000年进入阿里工作近19年的老员工,从毕业进阿里,从一线销售一路做到合伙人。
接触过阿里老员工的人都知道,阿里人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不是外界将阿里神化过后以为的那种天生丽质的优越感,恰恰是反过来,一股浓浓的“土”味儿——真实,走心,接地气。
阿里人的味道
这里的味道,就是文化。他说,公司文化就是你身上的言行举止。
“阿里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文化,我们把实的东西虚着做,而把虚的东西做实了。文化的最终就是“言行举止”,它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
很多公司做文化的都不接地气,HR组织各种文化课,表彰会,在公司内外营造氛围,为了做而做。其实并不在于形式,走心和体感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且,只有公司的创始人亲自来讲,才能对员工有所触动和影响,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阿里的那些土话
“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
“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
“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
“没有坑,就先让自己成为萝卜。”
……
阿里的老员工,对于公司使命,都是潜移默化地发自心底地相信,表里如一,不是喊喊口号就结束了。那种深入骨髓的相信,是可以从员工的言行举止上看到的。这些人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了阿里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他说,阿里的愿景和文化不是在阿里强大后,需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开始有的,而是从开始成立到现在都未曾变过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开天眼"
阿里经常鼓励年轻人“开天眼”,就是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儿,挑战自己不能挑战的极限,否则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但是要开天眼,首先需要在心态上有所调整:你就是这里的主人,ownership必须出来。Ownership是啥呢?比如你明明看到有些事情不对,可自己不出手解决,一定要等品牌部、xx部来处理,这就是在ownership上差一些火候。
讲到这儿,他提的一个问题触动了我,“在座的,有哪些人到这里来是一定要做到M8再离开的人?”M8是什么概念呢?传统企业主管级别的人在这里差不多对应M3,那至少要经历从经理到总裁的五级,在阿里这样顶尖的互联网公司,这位合伙人用了15年,在传统企业很有可能就是整个职场生涯的全部时间。且不说个人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不想做将军的人,不是好士兵。在公司里,只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这事情是上级逼迫不来的,只能自己对付自己,所谓“开天眼”。
还有很多,时间原因,没有一一总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文化课了,就是那种感觉,真实,走心,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