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小钱##
我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打开文档,写一些文字了。回了一趟国,时间紧张,需要处理的事务也非常的多。闲暇的时间变得很少。另外提一下简书的这个打赏功能,在我看来就是这个功能有偷鸡摸狗揽小钱之嫌。这有点像是我在漫画里面看到的一样。一个人问,你为什么穿着这么长的袍子,都能拖地了。另外一人轻声一笑,把袍子掀开,地上赫然攒着一些散碎的小钱。这么长的袍子,就是为了能够收集一些地上他人掉落的闲钱。相比于这个袍子,打赏这个功能有交易的服务费,其次是人们能打赏零钱,但是作者只能够领到整钱。交易的手续费,还有这些取不出来的钱,越积越多,逐渐的成为了简书的「小金库」。
也不知道这样揽小钱的模式是否能够真的能够让他们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他们的发展呢。这会是一个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标志##
虽然揽一些小钱是不会对外公开的,但是标语或者警示语是一定要公开宣传的。
回国以后,我走在街头,我就有一个明显的感受,觉得整个人都很『正义和爱国』了。这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却不会发生在德国的街头,所以我也在问我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无巧不成书的是,我一转过头,我就能够看到林立在街道之中的文明、爱国标语。
去过北京的人都会知道,标语是不少。『共建和谐社区』『文明有礼靠大家』『讲文明树新风』,想必大家都有过见闻。我琢磨着,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标语的存在,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正义文明小青年,头上梳一个背头,胸口别个小红花或者什么红领巾什么的,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衬衫。
德国的街头是完全没有这些标语的,有的只是严酷的警示语。『不要开门』『不要暗』『不要靠近』,就连超市里也写着『500欧元是完全不能够被接受的!』。后面甚至都有加上一个省略号,来表示其情感的强烈。若是在我国,警示语的前面还需加一个您字,表示一种文明和客气。在德国,能省略的地方就会省略,即使是建筑工地旁边,也只是那一个小牌子做为警示,表明这里在施工。临时搭建的围墙上,则会写着施工方的公司名称。中国的施工临时围墙就会做的很可爱。它会假装自己已经被修缮完成了,若是仿古的建筑工地,外围就会贴上城墙的贴纸,假装自己是修缮好的围墙;如果是现代的建筑,就会贴上完成的实际效果图。美化市容之余,还顺带做了广告,还能够多卖出去几套房子,可谓一举多得。
标语是市容的一部分,更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城市街道的思考。
中国有着强切变成美好的心愿,人们愿意将自己的愿望张贴出来,从而去激励和鼓舞每一个人。其实不光是现在,时间往前推算个十几年,中国的标语海报也是不少的。这说明在这个里面文化的成分是不少的,潜移默化的直到现在,我们现在还在这样传承的。以城市市容来讲,这是好事,因为标语确实能够给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受,让我们感觉这个城市是美好和正义的。这种象征的意义,有一点像美国好莱坞里面,超级英雄保卫一个城市的感觉。英雄不光是身怀绝技,更是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和精神领袖。只不过,我们的精神象征更加平面化,更加缺少一些戏剧化的成分,更多的是一些平铺直叙的叙述。
但相对而言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标语的存在,我们有时会『以为』自己达到了目标。我们的头脑很容易被标语所冲昏,这就好像你写了一篇文章,亲戚朋友们阅读以后纷纷叫好,然后你就真的以为你的文章是好的了。而实际上,他们也许是因为你是他们的亲戚,或者是不想伤害你的自尊心,所以才这样说的。这种纯粹的感觉良好,对于真正改善我们的习惯而言是完全没有用的。当我们想要进步的时候,一定是在认识到我们的不足的时候,我们才会有进步的想法和冲动。所以我对于标语的现象持一种悲观的态度,因为它没有办法切实的戳中我们的要害。
渐渐的,我还担心,这种精神的麻痹,让我们惧怕自己揭自己的伤疤。如果没有办法忍受必要的痛苦,自我的革新想必又是痴人说梦的了。
随机的似乎会更好##
想要揭自己的短,就需要多多思考。最近我似乎思索出一种经验。
上德语课,每个人都需要带上三本教材。但是通过上课我慢慢发现,有一本教材根本没怎么使用过,所以为了能够减轻我的负担,某天上学前我就决定,今天不带这本书了。可没成想到,今天老师还真用了这本书了,最后只能和旁边的同学一起共同度过课上的时光。
其实不光是不带书,有时候翘掉不必要要的课程(这是错误的,好孩子不要学习!)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时常能够听到抱怨的声音,『我去就不点名,我不去就点名』。
我在思考为什么。
我发现,早晨不带书的决定其实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必然』的。这并不是一种随机的的冲动,而是可以解释的。以带书为例,每次在整理书包的时候,看到今天又没有用到这本书,所以不自主的会有『又白带』了的反应。我每次看到这本书,就有这样的一种印象。每一次的印象都是独立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印象在我们脑子里面被强化。等待强化的足够牢固了,我终于开始打算说,『哦,这次就不带了吧,记得也没几次使用过它』。
这个道理和上课点名一样,似乎和惯性有着一曲同工之妙。但是很可惜的是,惯性是定律,而今天带不带书或者点不点名是随机的。也许对于老师而言,这是一种必然,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用这本书,什么时候点名。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一切其实就是随机的。或许我们可以自己推断出来这其中的规律,但是唯独这样的一种类似于惯性的规律却是非常不靠谱的。
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注意到这本书好长时间不用了,然后就不带的推理,还不如猜测课程设置或者是老师心情,来修改自己的行动纲领。这样的策略感觉成功更高一点,而且在心理上也不会有多大的委屈或者是心理负担了。
1.24于德国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