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注重手头工作,而非专业发展。
这是诸多职场人的通病,以老师为例,常言道经验大于学问,果真如此吗?不少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和师生关系反而不如初出茅庐的新手。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尴尬?
我觉得跟老教师常年只干教学的活儿而不干教育的事儿有很大关系。
讲课、考试、作业、提问、复习、计划、总结、填表、开会等等,老师们倒也是真忙,真是忙,真忙到没时间去思考专业发展的星星点点,更别提什么长远。
可,用钉子精神来比方,时间呀,精力嘛,挤一挤还是有的。
咋挤不出来?
说白了,专业发展变现慢,学起来又很困难,比如我学苏氏,读得少且极不透彻,除了满心的愧怍,于外在,谁能看透这个看起来很爱读书的我,其实思考总太肤浅压根儿无法沉浸。而落到现实中考试差了一次都要挨批的,遭受质疑的,面临否定的!于是乎,答题技巧,反复磨题,专项训练……大行其道。
“连手头这点事儿,都做不好,你还想搞别的出奇方式?”
为什么不呢?
无论从职场还是个人生命的立新,我们的确都需要每天为长远的专业发展寻觅出一道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