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共同的尴尬就是学了那么多年,搞不定英语。
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那么问题来了,肯定还是非常严肃的问题:
学好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过分)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
更为合理和更为本质的解释是: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绝大多数中国人之所以觉得英语重要,是因为别人都这么想。其实除了在学校英语考试是刚需以外,没有学好英语并不影响我们日常交流,也不妨碍上班、也不影响每天太阳升起。英语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刚需,有些在国外的都不是刚需。其实只要把英语变成刚需,哪怕你在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把它学好。
如:笑来的语音多年都不标准,但是阅读是刚需,不看翻译版本。这下“用英文阅读”成了刚需—不读不行。于是这么多年一直“用”过来了。
当你真心喜欢做某件事,通过这件事真正感受到好处的时候,它对你来说就是刚需。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从来不是痛苦,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乐趣;对喜欢锻炼的人来说,健身从来不是煎熬,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就像对于喜欢打游戏的人来说,如果让他停下来不去做,反倒是一种折磨。所以天生条件弱,周围环境差其实都只是借口而已。
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让这个你想学习的技能,整整成为生活中的刚需。
去看看你的身边: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不善于思考的,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儿直到水落石出。可是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善于分析,善于琢磨,因为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也善于说服别人……
为什么呢?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成长成那个样子呢?这个解释在这里依然同样合理,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他们: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得很,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分析能力”,兼职就是“一切能力之王”,可偏偏好像整个教育制度在这个能力上彻底失灵—可偏偏还真的就有少数人最终“无师自通”地习得这个能力,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对少数人来说,“分析”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得要死。那么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谁也难不住,因为这是刚需!
李笑来就是明证。分析对他来说是刚需。若是认定某个问题要一个解释,就会不断地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这些过程可能好几个月,几年、甚至七年一辈子……七年后的结论相对七年前又进步一大截,有精准了一个层次。
俞敏洪: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你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儿吃饭”一样。
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
对于没有尽全力做到最好的人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什么叫做“优秀是一种习惯”的。
相反,他们倒是很善于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优秀其实并没有那么好。
无论是虚假的安慰,还是恶意的诅咒,总之他们会绞尽脑汁来将其合理化。
对着这些人来说,最合适的描述应该是:
“找借口”是一种刚需。
或者说找借口就是一种习惯。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可以放弃。
这种习惯或者说刚需是一个大坑。如果你往坑里看一下,就会发现无数人在下面挣扎。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是一种刚需。他们这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虽然那种难受不能言传只能意会,但反正就是很难受。
面试时问:
你在哪方面做到过第一,做到过最好?哪怕是局部,哪怕是小范围。
什么是牛人?一般来讲三句话就能描述清楚: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粗曾经难受过吧……但这么多年过去,早就习惯了。
很多人真正的刚需其实是找借口,众多的借口中是:
等到我XX的时候。
“等待”可以让我们无限推延所谓的刚需。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是刚需,只不过不是现在,而需要等到某个节点之后才是。
有过等待经验的人都知道,其实这只是一种无谓的自我安慰。
真正的刚需从来不等人,它就发生在此时此刻。所有需要等待的刚需,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不要找任何等待的借口了,没有任何成功是你能够“等”来的。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为什么要加个定语:正确的 呢?
因为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很显然我们周围许多人有吐槽的、抱怨的刚需……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科学家们对大脑的认识突飞猛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
大脑是可塑的。
一个人的大脑,从宏观上,大小形状貌似一层不变;从微观看,连灰质厚度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增加的。也就是说大脑一直在“被塑造”——被环境塑造,更重要的是,它竟然还可能被“自我塑造”
即: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一周小结感悟: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自我驱动力,是对刚需的认知和选择;为了生活得更有价值,就要驱动自己进行大脑升级;抱怨、吐槽等不会令人进步的就是不正确的刚需,对社会和个人有积极影响的令人进步的就是正确的刚需。刚需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是一种让人沉浸,没有就难受的习惯。平时虽然大家都很重视的英语并没有成为刚需,因为没有它我们也能生活得很好;很重要的分析能力也没有成为我们的刚需,因为大多数很不会思考。所以成功的人总是少数。想成为成功的人,就是建立正确的刚需,驱动自己往最想成为最好自己的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