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十一月,依然和夏季纠缠不清,丝毫没有秋天的味道!
或许是以前一直都在守株待兔吧,没怎么移动,虽终日皮鞋裹脚,亦不觉苦!
近些日子,联通换成了移动,终日楼上楼下奔波苦,一刻不得闲!其它还好,只是苦了我这双臭脚,袜子都能挤出水来,这种感觉,岂是一个酸爽了得!
突然就开始怀念,妈妈做的千层底啦,透气,还养脚,在那个流行解放鞋的岁月里,我就是穿着妈妈的一针一线,趟过了那些童年的河!
每到深秋,农村也到了农闲时节,妈妈就开始张罗一家老小的布鞋啦!家中的破衣烂衫,也到了贡献余热的时候!
剪开的布料,堆成了筐!秋天的稻米,熬成了,浓浓的汤!一扇光滑的门板,就是妈妈的手工作坊!
铺一层布料,抹一层米汤,看似简单的工艺,看着容易,做来不易!米汤要抹的均匀,布料要沾得紧实,考验的除了细心,还有耐心,半天功夫,才做得了一板千层底料!
妈妈没读过书,自然是不懂什么秋高气爽,微风不燥的。只晓得,这种天气,很适合晒鞋底,就这样一直晒,晒够180天,晒出天然晒出鲜!
切鞋底,可是个力气活,这道工序,当然是爸爸的专利!切好的鞋底,是要一针一线来扎结实的,这个就更枯燥乏味啦,一针,一针,又一针……
冬天的夜晚,火塘的火烧得旺旺的,妈妈一边纳鞋底,一边给我和姐姐讲故事!故事里,有化成蝴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毛家家(狼外婆)!
若觉得肚子饿,可以来个宵夜。你以为我叫了个美团,恭喜你想错了,是烤红薯,是那种掰开热气腾腾,香甜软糯的烤红薯!
鞋面,必须要用新的,黑色的灯芯绒,高端大气,还上档次!鞋面和鞋底的组装,技术含量比较高,若组装的不好,大了压鞋跟,小了夹人脚,我妈做得鞋,则是刚刚好!
这新鞋,按惯例,得留到过年再穿。年三十的晚上,穿着新鞋,放着鞭炮,撒着欢奔跑,儿时的幸福,就是那么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