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人和世界,包括人和人,人和物等要浑融一体、达到天人合一这个大境界,几种介质之间,须有可供介入的门槛存在。
现实生活中,门槛无处不在,清晰可辨,要想踏入面前的门槛,不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只需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迈开双脚走进去。但人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中,人很多时候生活在眼前呈现的画面中。
1.由物及物,智慧的人物走近方式
当面前放着一张设计好的图标或者海报,我们的视角、以及视角和画面之间往往缺少一种很容易让人进入的门槛介质。要么符号是抽象的、要么画面是象征的,要么文字极其高深晦涩专业模糊,这无疑将设计受众限制在了普罗大众之上。不知道这些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不懂,还是为了抬高艺术鉴赏力?
事实上,再高深的东西,还是源于简单;再高深的东西,还是以容易让人接受为最终目的。始终在外在的晦涩、抽象等方面做功夫,实在有悖于人们喜欢简单的原始认知心理。因此,一种好的设计,如果能通过载体呈现的图形、符号或者画面,让人想到另一种有阳光、有温暖的物体以及它的生命,大约会让观者更容易走进。譬如由圆,想到火热的太阳;由三角形,想到巍峨的高山;由翻滚的波浪,想到浩瀚的大海。这样的视觉传达方式,省时省力、亲和。
2.由物及心,心理感动的开始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乐记》),譬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经典诗歌,形成强烈的视觉画面,能够很成功地将观者思维和情绪带入其中,从而使人物浑然一体。这种强烈的代入感,需要设计者对世界万物,不仅仅保持敏感,还要有一份真诚的爱心。试想,对于一个不爱猫爱狗的设计者来说,如果拿她们作为一副海报的背景,是很难体会到心动之感,更不必说达到人猫、人狗合一的境界。所以,选择合适的表现物体,对设计者来说是首要之事。合适的人、物互动,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由心及物,高境界设计的初始
大凡感动人心、高妙的设计,和王国维先生“有我之境”论一样,“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分明是诗人内心痛苦心境的写照,却着在了花上。这种画面和情绪,由花表现了出来。如果一种设计,能通过图像、画面,将设计者、顾客内心需求恰到好处融合、表现,做到由二颗心变成一颗心,由心及物,无限走进,那定会形成一个和谐、产生强烈震撼的设计作品。
总之,以无限靠近的方式,感知人我、物我,以最简单的方式,传递出最具正能量的内涵来,我认为,这就是设计中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