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你一定要来的地方”

原创: 绿枳 



这一次我在满是梧桐的南京。


细数最近的城市和决定,偶然发现,那些期待好久的计划总是落空,用一个小时就决定下来的方向却总是能给予意想不到的惊喜。


01

梧桐的满


这里有蒋介石为宋美龄种下的梧桐,大大小小的街道里都是梧桐树,,走在公园的梧桐林路中,梧桐遮住了大半的天空,像天幕影院倾泻而下。


商业区外的街道和巷子旁,都是梧桐的影子,掩映出聒噪而炎热的夏天。



那一年,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就在南京种满了梧桐树,应了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奇特的是美龄宫外面的梧桐树神似一个项链,成为了南京明信片当家的不二之选。


02先锋书店的特 

来南京之前,并不知道这里有一个BBC评选的世界十大最美书店之一。只是按照自己的惯例,搜了书店和图书馆,就遇见了先锋书店。

 

傍晚坐着公交,看着夜色笼罩下的城市,十几分钟就到了先锋书店,晚上的先锋书店裹着昏黄的灯光,不同于网红打卡点,这里有很多看书的人,也有外国友人在这里做分享会。


内部和外观基本是这样的。


书店是一个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地方,这里不会有外面街道的喧嚣,有的只是来往的读书人小心翼翼的脚步。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的内涵,营销方式和老板。


先锋书店的每一封定制明信片都有其内涵:大地上的异乡者。


这里有一个出众的营销方式是“奇妙的冒险”,支付一定的费用你会收到三本未知的书,寓意在“先锋的奇妙冒险”。


在先锋,作为读者,你可以打开任何一本书,拆开任何一个包装。而在很多其他书店,通常会有一纸透明的封皮来隔开书和人。

而先锋没有,先锋的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自己撕开封皮,无论你买或者不买。


先锋的老板,用了20年自己做了先锋书店这个品牌,分店遍布南京,2017年自己主演了关于独立创始人的电影《内心引力》。


还有在这里看到的明信片留言:


看到一个男孩子给他女朋友的备注是“氟西汀”,百度了一下,“氟西汀”是抗抑郁药。


一个在上三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写明信片,有点小紧张。鬼知道我们下一站会去哪里,也知到(可能想写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离开,好好加油吧。


这个小朋友的明信片,感觉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写话”作业(流水账日记)一样,写自己一天的见闻,把所有开心和不开心直白的表达出来。


看见这张明信片的时候,我在那里不经意就笑了,想起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做的那些事情。


第一次和哥哥打架,第一次被老师打,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第一次和几个人一起参加市区的汉字听写大赛,第一次跑5000米,第一次涂妈妈的口红。


那些第一次都很紧张,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头该谦卑的低下来还是自信的扬起来,见到其他人就只想逃跑,手足无措的样子很窘迫。

 

就像这张涂涂改改的明信片虽然有很多缺点,却让人记忆犹新。


03民国馆的惊


对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民国,历史课本里孙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的民国建筑保存得相对完善。


大型民国建筑群有很多,南大,东南,南师,南京的大部分高校和南京的梧桐一样,承载着许多关于民国的记忆。


南京博物院有特设民国馆,还原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景象。



民国的马车,洋房,相机,还有邮局(邮局里面有三元一张还附带邮票的明信片,可以寄给各个地方)。

关于民国,我说不出什么,但是走在民国馆的街道上,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民国气息扑面而来。


04鸭子的悲


到达民宿的第一天,就有阿姨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飞出秦淮河,盐水鸭,柳汁烤鸭宁,并且它们的鸭毛会被做成羽绒服卖往各地。”

 

南京各处都会看到的特产是盐水鸭,我却更爱当地人常吃的柳汁烤鸭,


南京人吃烤鸭﹐讲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所以南京烤鸭皮脆肉嫩,没有其它地区的烤鸭肥腻。


但是真正的行家﹐却十分挑剔店里奉送的那一兜红卤。店里鸭子烤得好不好﹐大抵看看卖相便可以揣测出来﹐但老卤对不对味﹐却非得口舌亲尝方知。

南京人的口味喜好小糖醋﹐讲究略甜微酸﹐鲜咸适度,调制这样的味汁﹐功夫不比烤鸭差。

以上,是我在南京看到的美好。


绿枳,00后大三在读工科女,每个普通的改变都将改变普通,文章首发公众号时光小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英美军方只注意到了弹痕多的位置,但他们没有想到,既然某个部位已经千疮百孔却仍然能返航,就说明那个部位无关痛痒;而那...
    __苦艾阅读 922评论 5 3
  • 文:四片竹 办了健身卡却没去几次,就放着过期了,这种情况应该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吧?前阵子有个健身房老板出来透露了内幕...
    四片竹阅读 891评论 1 3
  • 在第十五小结,作者讲述了当时的国学会与新文学的冲突。一个学生因为对当时教育方法感到不满,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
    谷煜112阅读 189评论 0 0
  • 我们很多人都羡慕天才,羡慕他们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巨大成就。他们的人生总是成功得轻而易举。 但其实他们并不这样看待自...
    阿卷AJuan阅读 903评论 3 11
  • 夜色的降临 不是归家的理由 渐次闪亮的霓虹 错落地摆在一条街上 眩亮来客的华服丽裙 在昏黄的路灯外 增添些许别致的...
    楚人阅读 307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