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第一天,我很焦虑。
为何焦虑呢?
公司给的一些事情,进展非常缓慢,而且因为没有太多进展,我内心还有一些抵触感,不是很想去做。
尝试去推一些产品,但是并无回复。所以我到底是否适合去做销售的工作呢?
还有就是有一些事情,因为抵触,我并不想去做。但是因为我不去做,我的内心就更加焦灼。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思考该如何突破的话,我会继续焦虑下去的。
不过我觉得不能因为一点点小挫折而否定整个事情。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对,可能是我的客户群不是很好,我要想想怎么去改进方法,去扩充客户群。
关于产品,我现在基本上在漫无目的的去发送。但是全球各地都涵盖了,这样好吗?是否需要向西贝一样,做一些精品的行程去推呢?但是餐饮与旅游又是不一样的。旅游的话,大家能更想尝试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去过很多地方的那些客人。餐饮的话,如果喜欢吃一道菜,可能会专门去吃这道菜,重复很多遍。
但是能去很多小众目的地的人真的很多吗?朋友圈里大多人都没有太多假期去很多地方。如果去过很多国家的话,也基本上不需要我了……
所以我觉得公众号,推荐的目的地也是需要规划的。
首先结合季节比较重要,根据大众假期来安排比较重要,然后发一些小众的产品作为补充。
是否需要针对性去找客户发呢?我觉得不需要,大家都讨厌这种被安排的感觉。
是否需要分组向目标客户发送呢?我觉得可能不需要太刻意,把时间花费在这样的事情上去。只要自己不刷屏,全部推送也没什么问题。
那是否要做做广告呢?我觉得可以有发一些签证、机票相关的广告。海报做的精致一些即可。
然后如何与公司合作呢?我觉得可以借力公司的平台,把产品上线到蚂蜂窝、公众号等地,然后也可以对公司的产品做更好的销售。现有的产品,思考怎么去推送。不要害怕公司品牌的流露,这不是一件偷偷摸摸的事情,害怕啥呢?
我觉得自己还有一个问题是,抹不开面子。一直想有自己的风格,觉得发广告非常的俗气。也不愿意借助看一看来推销自己,因为不想让自己不喜欢的人看到。但是让自己喜欢的人看到更重要,还是在意不喜欢人的感受更重要呢?
我今天要做个突破,把文章分享到看一看,让更多的人看到,借力腾讯。
然后觉得自己最近因为生病等原因,过于封闭了。自己要开始主动参加一些聚会,主动认识一些新的朋友,与他们聊天沟通,建立联系。也可以主动来约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朋友聊天。
总结如下:
1 借力公司,互补
2 与假期结合的大众经典产品(不要太多)与小众产品作为补充。(最近不忙正好总结起来)
3 无目的的去扩大社交人脉圈,获得新的灵感
4 各种办法去宣传自己。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毕竟自己现在身体恢复,资金也不是特别紧张。任何事情都需要去积累,总有个过程。要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里寻找一些意义与价值。
最后,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开始规划今年的旅行了,毕竟可以给我很多盼头与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