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画画,
我喜欢摄影,
我喜欢读书,
我喜欢健身,
我想谈恋爱了,
我想创业做职业教育,
我想做兼职摄影师,
我想做自由旅行家,
我想朝九晚五的工作,下班之后就好好生活,
我想在公司承担更多责任,我想有成功的事业
...
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列出很长很长的一个清单,喜欢的事情、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列自己真正会经常做、很擅长、很享受的事情呢?情况又会变成怎么样?也许是:
我会画一点点素描,我的单反基本用成了卡片机,我一个月大概读一本书,我两周去次健身房,创业或者兼职的事情我一直和朋友在讨论商量,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倒是不大,都能准时下班,但是回家后我就看看综艺节目、打打农药,老板最近给了我不少琐事,我嫌烦没有好好做。
以上列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但只是喜欢。如果喜欢的事情没法转变成擅长的事,就没法带来成就感,而快乐很大一部分来源是成就感。比如每次聚会都可以帮朋友拍出好看的照片,比如自己的绘画有机会展出,比如读书很多可以跟朋友交流各种主题,也能写文章分享自己想法,比如身材练得很好自己很自信...
如果10000小时定律是真实的,那么要做好每件事情都需要持续投入大量时间。虽然不少朋友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音乐、学绘画很痛苦,但是也正是这样的过程,使得自己长大后有了擅长的事情,也有些擅长的事变成了自己最喜欢的事。
假设每天晚上7点到家,11点睡觉,早上6点30起床,8点出门去上班。那么早上有1.5小时时间,晚上有4个小时时间。
如果想要健康,早上洗漱加早餐30分钟,晚上晚饭加洗漱1个小时,健身房待1个小时。健康之外如果还想读书思考,早上可以读书1小时,晚上可以写文章1小时。除此还想培养兴趣,晚上可以画画1小时,练吉他1小时。
有人会说这情况太理想了,确实,刚开始洗漱、做早餐、做饭可能时间很久,刚开始在健身房不会动作练的没有效果也不够自信,自己的绘画和音乐作品自己都难为情。太正常了,但是熟能生巧,多做自然就会变好。不然会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喜欢清单上。
有个同事,很喜欢健身,出差的时候也带着运动服、运动鞋,有一次出差在健身房跑步,看她练习的时候,特别有章法,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动作也异常标准。身材保持的特别好,86年出生的,她身上一直带着种自信、美丽。
有个朋友,两年多没见他,有次约见面之后惊了我一跳。瘦了得有40斤,他跟我分享,这两年几乎每天都跑步,晚上都不吃饭,最开始很痛苦,跑三公里就喘的不行。但现在经常跑10公里,整个人变得非常自信、帅气。
有个朋友,自由旅行家,有各种摄影器材,GoPro、大疆、单反配各种镜头,在各地旅行,成了圈子里的达人,经常被旅游类公司邀请免费旅行、摄影、写稿。很多时候凌晨两点他还在修图、写稿,从南美到非洲到尼泊尔到西藏,看过了无数美景。
有个朋友,工作不忙,基本朝九晚五,周末就体验各种不同的茶馆,去不同的书店,自己做饭,生活很文艺、安静。
有个朋友,非常喜欢篮球,自己的水平不是顶级的,但是坚持运营着一个篮球社群,每周坚持组织打篮球,后来去了一家体育类公司,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健身,和老婆两人养了只叫路克的拉布拉多,会给路克买蛋糕过生日。
有个朋友,在四川绵阳读的师范类学校,考进了对外经贸大学读硕士,和异地的男朋友在北京相聚了,然后借着学校机会,又去爱尔兰交换。这是非名牌大学朋友的奋斗史。
会有很多故事,也许这当中就有你自己的身影。不论是10000小时定律还是吸引力法则,生活和工作就是需要形成良性循环,自己的做法会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心态,也会决定自己会碰到怎么样的朋友以及另一半。
以上是生活方面,如果换到工作。假如能坚持每天看10篇行业里新闻,每周读一本跟工作相关的书籍,每个月多认识两个高水平的朋友,每天做好当天的事情,每个项目结束都能总结出经验。也自然就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了。
《Mindset》中对fixed mindset和growth mindset的分析,也是在强调积极心态的作用,不怕失败、不怕痛苦、不怕改变,如果有目标,就立刻行动,不断重复,一步一步离目标也就近了。
想做的事情太多,就抓主要矛盾,做最想做的,新技能、新成就一项一项get,然后“我想、我喜欢”的清单,就能变成“我擅长、我是、我做过”的荣誉单了。
做选择、行动、重复、不抱怨,成就和变化自然会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