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经常会在梦中回去的班集体,也是十五年读书生活中,同学时间最短的一个班集体,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班集体。
一九八O年九月五日凌晨,在杨柳陂往阳民河塅田的机耕路上,两个肩挑着木箱和被褥的青年,在淡淡的晨雾中向前行走。这就是我和杨柳陂另外一个落榜青年,接到了去武平一中回炉复读的通知,正在徒步去县城。此时此刻的我,心情异常的复杂,之所以选择那么早出门,就是想静悄悄的离开村子,避免给人过多的询问和关注。尽管复读不同于落榜,尽管复读代表着还有希望,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意味着接下来的十个月是努力学习的十个月,是又一次决定人生前途和命运的十个月。
高三文科班,是武平一中以八一届应届毕业生为班底,加入全县八O年高考落榜的、分数接近录取线的二十几个人组成的一个大班,全班好像接近六十个人。那个时候的武平一中,以理科为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全校只有一个文科班,由我们中山中学调到一中任教的吴国珍老师担任班主任。吴老师因在中山中学首创“英语特长班”高考成绩突出,已经于一九七九年九月调到武平一中继续负责“英语特长班”教学,这次兼任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也是学校考虑到吴老师的学识和师德厚重,委以重任。
办理好入学手续,安顿好住宿,我和阳发去了吴老师的住处,感谢老师推荐我们到武平一中复读。吴老师没有太多的客套,实实在在地给我们分析了我们的情况,鼓励我们只要扎实努力,明年很有希望。作为在中山中学已经留级重读过高一的我,实际上已经是第四年读高中,六二年出生的我已经满十八岁,比班里很多同学年龄都要大。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和阳发都没有再说话,但我们心里清楚,本来已经结束了的中学学习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重新开始中学学习生活的我,迅速地融入高三文科班这个集体,除了班主任吴老师外,中山中学英语班80年落榜的刘福煌,成为高三文科班的同班同学。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集体,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非常高,班级学习气氛十分浓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吴老师给我们成立了班委会和团支部。班委和团支委都是县城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这是我中学时代第一次没有做学生干部,只负责班委和困支委主办的学习简报《山花》的刻腊纸(钢板)工作,偶尔也写一两篇散文自己刻在腊纸上。
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是我和很多高三文科班的生活轨迹,“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一切以高考为目的”,是我们公开的口号,记得有一个同学还把这两句话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每天早上起床时都大声喊一遍。高三文科班,与中山中学802最大的不同是,干部家庭子女多,女同学多,这些同学家庭生活条件明显比我们农村来的同学要好很多,姑且不论穿着打扮,让我最难忘,也可以说是最难受的是晚自习的课间休息时间。他(她)们每人都有一个开水瓶,都有一个搪瓷把缸,每当课间休息时,或从抽屉里,或从书包里,或拿出麦乳精,或拿出补脑汁,或拿出炼乳,用开水冲服。那一刻,教室里汤匙碰击把缸的声音撞击着我们的脆弱的食欲神经,驱赶着我们赶紧逃离教室;更令人不能接受的是飘荡在教室里、经久不散的、开水冲泡炼乳和麦乳精的香味,令人欲摆不能,只好把口水往肚子里吞。
很多年后,在龙岩碰到一个同学,聊起当年高三文科班的晚自习,说起炼乳和麦乳精的味道,这家伙居然和我一样,被刺激的从来不吃炼乳,而且竟然一闻到炼乳味道就反胃。我虽然不反胃,但在广东的餐桌上,最后上的馒头点炼乳的主食,我是从来都不吃的。当然,在高三文科班最值得怀念的是教室里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比学赶帮超”处处可见。直至今天,我都难忘蔡伟同学的“帮”。这个曾经在中山中学和我做过短暂初中同学的干部子弟,没有一点架子,曾经多次在我急需人民币缴费或购买学习资料时,主动伸出援手,帮我度过难关。
说到蔡伟同学,还得说说他的飞鸽包链单车。那个时候的蔡伟,已经居住县城家里,不用在学校住宿,每天骑单车上学。而我依旧和在中山中学寄宿一样,每个星期六下午回家住一晚,第二天带上一个星期的米和咸菜回到学校,只不过从一中回到杨柳陂的路程是中山中学回家的四倍,现在开车十分钟就可以到达的路程,在当年徒步却要两个多小时,不仅浪费时间,更加浪费体力。记得是国庆节以后的一个周六,因参加学校一个讲座,从宿舍出来准备回杨柳陂时,在校门口碰到骑单车的蔡伟,当他得知我现在才开始走路回家时,把架在单车上的右脚放下来,把单车推给我说:“骑我的单车回去吧,我星期一走路来学校。”这个时候,社会上单车虽然多了一些,但依然是贵重稀罕物品,面对蔡伟,我双手直摇说:“不敢,不要,走路也很快的。”这个好同学哼了一声说:“快个屁,两个多钟头呢。”说完把车往我身边一推,甩手而去。
这是我第一次从县城骑单车回家,那个迎着傍晚凉爽的秋风,听着单车包链悦耳的转动声和轮胎与公路沙子刷刷的摩擦声,在公路上飞驰的爽快感觉,多少年都不会忘记。在半路上,我追上了阳发,顺便把他也捎回了杨柳陂。回到家,母亲一再追问是谁的单车,我只好说是蔡书记儿子的,蔡伟的父亲曾经是我们公社书记。母亲听说是大领导儿子的车,再三叮嘱要慢慢骑,千万别弄坏了人家的单车。后来的日子里,蔡伟的这辆包链飞鸽单车,不仅多次带我飞回杨柳陂,还带我去过东背和东留拿姑姑资助我读书的有猪油渣炒的罗卜干和河鱼干。
八一年高考,蔡伟虽然没有考取,但有城镇居民户口的他,凭借武平一中高中毕业的文凭,很快就参加人民银行招干考试,进入银行工作。套用一句那个时代写作文经常用的词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在高三文科班复读的日子就快结束了。因为我们不是应届生,没有毕业那些繁琐事,我骑着蔡伟的单车,最后回了一次杨柳陂,带够了最后一个星期的大米和咸菜,回到学校,准备迎考。
记得考前的一天傍晚,我和总是叫我“老黑”的吴锦德和钟涛在南门塅河边散步,我对他们说,决战的时刻到了,如果考不取,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在杨柳陂割稻子了,欢迎他们到杨柳陂来做客。经过高三文科班一年的学习,特别是最近的几次模似考试,我们仨个都对即将开始的考试充满了信心,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客观地说,这一年,真的是充实的一年,进步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后来的考试成绩也说明了这一切,369.5分,仅仅比福建省本科录取线多0.5分,而且成功地被江西财经学院录取,终于从落榜变为中榜,终于让母亲在村子里挺直腰杆,终于以考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中学时代,成为那个时代“天之骄子”的一员。
后来的很多年,虽然和高三文科班的同学联系不多,但是,这个班集体真的是我非常思念的班集体。石文美同学建立微信群后,我一直坚持刷存在感,期盼同学们能记得住当年那个小个子“老黑”,更期待同学们有朝一日能跳出微信,真人真面地见一回,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