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园里正在看手机,一位清洁工大爷凑上来说:“国家应该把那些跳广场舞的人,送到乡下种粮大户那里参加义务劳动。劳动也是锻炼身体,你说是不?”
大爷看样子对这个问题已深思熟虑,急于想找人阐发自己的观点,连我这个陌生人也不放过。
既然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不回应。想了下说:“种粮大户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可能用不了这么多散工。再说,这么多人下乡去,就是她们愿意,也不知道往哪走,也去不了呀。”
“派车送啊,”他说,“种粮大户不付工钱,中午可以管她们一餐饭,两方面都好。”
真是个理想主义者。
理想的背后,是对广场舞大妈厌倦和不满。
广场舞,是当下最普及的健身运动,参加的对象多数为中老年女性,故有“广场舞大妈”的说词。后来,广场舞又推广到旅居国外的华人社群,国际上又有了个“中国大妈”的光荣称号。
健身本来是好事,为什么老是受人诟病呢?究其原因,祸根就在于那个音量特别冲的音响设备。
由于太吵人,附近居民受不了,争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把民警招来调解。
把音量调小一点,不吵人不行吗?很难。
因为跳舞的人太多,一个广场就有好几拨人在跳,大家各跳各的舞,各唱各的调,免不了互相干扰。为了不被别的舞群压住,只有调高音量,这样互相攀比,恶性循环,音量越调越高,直至冲顶。
有时跳着跳着,音响稍次而被压制的一方,忍无可忍,便恶语相向,挑起干戈。我曾亲眼目睹,两拨大妈因音响事争得面红耳赤,跳脚指斥声压过音响,不过,中国大妈还是讲文明的,动口不动手,没有形成大的事端。最后吵得没了力气,只得偃旗息鼓,各回各家,各找各爸。
有研究者说,跳广场舞有许多益处,不但能健身,还能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有利于家庭和谐。比如,舞跳到极致,每天心情舒畅,有助于中老年妇女平稳渡过更年期。这也是男人的一大幸事。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必有弊,就看是利多弊少还是利少弊多,利多弊少的事,就应该加以肯定,就应该坚持下去。
就广场舞而言,造就了一代身心健康的中国大妈,功不可没。
只是,好一个吵字了得!
此事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