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完之后的谢师宴上,系主任和我们说,好好珍惜这最后一次聚会,以后你们就很难再能聚起这么多人了。虽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个必然的事实,但还是有很多人急忙摇头,仿佛只要头摇地足够认真,足够热诚,就能够逃避即将而来的离别。像倔强的孩子。
我很不喜欢离别,因为我害怕它,我不懂如何处理好这种情绪,它总能让我深陷一种漫长的低落中,无法逃离。这种时候过往的回忆就前扑后继而来,像没有间隔的幻灯片,挥之不去。而回忆又会加重心中的不舍,或许确切来说,是不知所措。时间啊,真的就像朱自清先生说的那样,洗脸的时候,从水盆中溜走,吃饭的时候,从饭碗中溜走。在你任何一个在意或不在意的时候,就那样旁若无人,自顾而去。
小时候,每当假期,妈妈会带我去外婆家住一段时间,或一个礼拜,或小半个月。等到回家后,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会偷偷的哭,过小的年纪使我不足以理解那是离别的情绪,但我能感觉的到,这是一件很伤心的事。
高考结束那天,我们几个玩的很好的同学一起去通宵,第二天早上,天空昏暗发黄,像被一匹老旧的破布遮挡。回宿舍收拾最后的行李,我最好的朋友比我要先离开,我站在阳台上,看着他的背景渐渐远去,有一种天空自此之后就只暗黄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办。那个时候我很想哭,但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觉得男孩子哭是一件很没出息的事。
因为一些原因,我上大学之后就没有回过徐州,所以那几位朋友啊,就一直再也没见过面。终于大二清明的时候,约好去找他们玩。后来在回镇江的火车上,看着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旅途在这几个小时在这列火车上重叠,也许他们就在不久前也经历过一场离别,也许他们就要与爱的人相见,情绪就很容易地开始爆发。后来回到宿舍,终究还是哭了出来。
所以啊,面对离别,我一向只能被动地承受,毫无抵抗之力。
认真来讲,我是偏于崇尚理性的,所以我大部分时间觉得自己是个性情寡淡的人。看新闻报道灾难、恐怖袭击、弱势群体,我很少被触动,甚至自己都觉得自己冷血的过分。然而感性的力量在于,你知道它在这,你还可以用理性从各种角度分析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但你依旧无法摆脱它所带来的影响。该伤心的还是伤心,该难过的还是难过。所以我现在觉得,冷静真实地重新观察这个世界,蛮容易就抑郁了。
以前写过一段话:离别,是死去一点,如果把死亡看作一段渐渐完成的过程,每一次的离别,都意味着向死亡的靠近,我们总会在离别的时候说着再见,其实人生占多的离别却是再也不见。
既然离别在所难免,那么
希望大家
各自安好,
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