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神更快乐?还是人更快乐?我们站在彼此的对岸永远在猜测。
二零一五级戏剧影视文学班原创毕业大戏《道听神说》,整部戏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故事,最后由“神”来串联全剧。
第一个小故事讲述了战争年代拥有奇特鹿角的鹿先生和一个女人奇诡且精小的故事,女人把受伤的鹿先生困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小黑屋里,然后用自己曾经的幻想包装出她心目中最完美最崇拜的鹿鸣,这样细思恐极的情节设置让我轻易就联想到时下许多父母的教育法则,打着“我为你好”的名义,以爱为旗号拼凑出理想中最完美的孩子的模样,既是爱的拼凑,注定因爱成碎片。
第二个小故事恪守了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他人即地狱”,其中所使用的“直面戏剧”和“残酷戏剧”和麦克坦纳的《三块广告牌》几乎是不谋而合。美中不足的是男演员的演技,把那些压抑心底对母亲的控诉都变成了咆哮,反而使得故事张力没有很好的伸展开来。
第三个小故事讲述了至美和至丑的青年男女危难之时情愫顿生的爱情,使得整个故事的格局没有很好地打开,如果彰显“为集体利益牺牲小我”、“大局之下小我牺牲无须挂齿”、“宗教及其背后的思想毒害与控制”等主题的话,整个故事的表现力将更上一层楼。
第四个小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无论是故事情节、细节设置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是水平极高的,几项重大元素的相互配合使得整个演出效果令人喝彩,欢欣无比。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细节处理以及伏笔设置都拿捏得很到位,使如此博人笑点的故事没有“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嫌疑,故事中父子互相交换月饼的细节像极了《麦琪的礼物》中那对夫妇为了爱而退守自己的底线。装满了水的酒壶这一伏笔,暗示着生活在家徒四壁环境下的文人只能通过想象才能继续风骨依然,紧扣了现在社会文人的辛酸,也展现了现代文人的悲剧。
我觉得整部戏最有意思的设计便是神的形象的树立,神打了盹儿,人间便发生了几多变故,这让人觉得有一种庄周梦蝶的意味,“不知是蝶儿飞入了我的梦,还是我处在蝶梦之中”。神灭世、继而救世,永恒宗教寓言的情节里有哲学思考,有生命温度,亦有着自我陶醉孤芳自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