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其实源于偶然,可能与你们不同,我是先看的原著,后来才找到的电影版。
这部影片在豆瓣评分8.3,原著的作者是美国当代畅销书女王朱迪·皮考特,电影版还原了大部分的原著,但结尾有所不同。
于我而言,电影版更趋近于真实,原著则更加浓墨重彩,这可能是因为影像给人的视觉冲击足以让整个故事发人深省,而文字则需要更多跌宕起伏,有时甚至刻意的在结尾营造一种悲剧的庄重感来让人回味。
故事开始于11岁女孩安娜起诉父母侵犯自己身体的使用权。
安娜有一个哥哥杰西和一个姐姐凯特,影片一开始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景象,但危机其实早已潜伏。
安娜的姐姐被查患有血癌,由于父母兄弟的配型都不吻合,于是安娜出生了。
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安娜的出生并非源于一个美丽的意外而是经过一系列医学技术精心设计的产物。她——是姐姐的副产物。
从一出生的脐带血,到之后的血液骨髓,直到十几年后,姐姐肾衰竭,安娜必须为姐姐放弃一个肾,她因此不能放心大胆的踢足球,加入啦啦队,以后的每一天都必须活在小心翼翼之中。她选择起诉父母。
安娜的母亲在女儿生病之前是一位律师,因为女儿的病情,放弃了事业,放弃了生活,放弃了一切能放弃的东西,一心只想让女儿活下去,她的爱无畏但却自私,她对女儿盲目的爱让她忽略了同样年幼的另外两个孩子,忽略了丈夫,忽略了身边一切人的感受,甚至忽略了生病的女儿是否还愿意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
原著中安娜最后死于一场有预谋的车祸,救活了凯特,让一切真相大白,也让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而影片里,在法庭上,安娜起诉父母最后的真相被一直沉默的哥哥杰西说了出来,原来安娜对父母的起诉,是姐姐的主意,姐姐并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情让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
姐姐为什么不自己说呢?安娜的母亲在法官面前质问儿子。
在一旁的丈夫这时却激动的说道:“她说了,她说了无数次,可是你不听。”整个故事被推向最高潮。
整个故事的发生其实只源于母亲的爱,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但过于绝望和固执的爱却容易让人忽略了身边其他有同样价值的一切,故事中的这段婚姻是这种无私的爱的牺牲品,安娜和杰西也同样充当了牺牲品。
因为母亲已经在凯特生病的那一刻,将另外的孩子绑架成了自己,她把所有的爱和关心都给了凯蒂,却要让两个同样年幼的孩子学会谦让,学会自己的“无私。”
法庭上,她据理力争,她质问安娜:“凯蒂是你姐姐,你难道不应该帮助她活下去吗?”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或者说回答出来很让人难以启齿的问题。
害怕是人的本能,何况是割掉一个肾。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在所有的幼年时期,数次被父母要求以帮助姐姐,以棒棒糖,以爱的名义来换取她身体里的血液和骨髓。她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吗?又凭什么让她去施与这样的爱。
电影的后半部分,凯蒂在医院认识了一个同样患有白血病的男友泰勒,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拥有了一段幸福的爱情,凯蒂很满足。同样年幼的安娜和杰西却永远活的像个小大人一样,为姐姐的幸福而幸福,或者说被迫为姐姐的幸福而感到幸福。
所幸,三个孩子之间的感情纯粹,也确实真情流露。
这场官司终于打赢了,凯蒂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母亲对凯蒂无微不至的关心真的让凯蒂感到幸福和留恋吗?答案是否定的。
凯蒂曾向妹妹抱怨,“就算我只剩下两个细胞,妈妈也一定要我坚持下来迎接手术。”这场面对病魔的博弈,凯蒂并不是那个幸福的人,她说他这一辈子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她早想结束一切,可母亲不同意。
一个人盲目的爱,让一家人十几年来都生活在阴影之中,生病的人不仅要背负病痛的折磨,同时还要背负心灵的折磨,被忽略的孩子,被迫去理解大人的“无私”,曾经美好的爱情,在所有已爱为名的道德压力下,成为一种必须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责任。
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 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或许都出自于好心,出自于比常人更加浓烈的爱意,但别让你的爱让人喘不过气来,疯狂而盲目的爱是一场道德绑架,感动得了自己,却掠夺了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电影的结束还原了本该幸福的家庭,这场甚至带有些疯狂色彩的母爱终于在剧情的进一步发展中爆炸。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完整部电影,我到也觉得似乎也可以说,己所欲者,慎施于人。
别让你的爱绑架了你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