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和轩里话“想头”

裕和轩里话“想头”

天刚蒙蒙亮,裕和轩的铜壶就“咕嘟”开了。紫铜壶嘴冒着乳白的热气,裹着茉莉花香在不大的茶馆里转了个圈,落在王掌柜擦桌子的布上——那布是洗得发灰的蓝布,擦得八仙桌油光锃亮,连木纹里都透着股子老北京的温吞劲儿。伙计小三儿正踮着脚摆茶碗,青瓷碗沿碰着粗陶茶托,“叮叮当当”像串小铃铛。

王掌柜把沏好的高碎推给老张,又给小李倒了碗凉茶,指尖敲了敲茶碗沿:“别急,先灌口凉的压压火。是人家碰了你,还是你碰了人家?”

他骑车蹭了我车一下!”小李灌了口茶,喉结动了动,“我当时眼一红,上去就骂,说他瞎眼。结果旁边人说,那小伙子车后架绑着药箱,是给胡同里张奶奶送急救药的,慌里慌张才蹭了我。你说我这叫什么事?车没坏,倒落个里外不是人!”

老张放下报纸,撇撇嘴:“你呀,就是脑子转得比腿慢,嘴比脑子快。”王掌柜却摇了摇头,拿起铜壶添了点热水:“也不全是嘴快的错。人呐,后悔的时候总说‘我不该那么做’,其实大多是‘我当时不该那么想’。就像你,看见车蹭了,第一念想就是‘他故意的’,没等琢磨琢磨,火就窜上来了。这不是行动错了,是打一开始想就偏了——就跟早年街坊史密斯似的,为句口角就动了手,过后蹲在狱里哭,说要是当时多等半分钟,也不至于毁了俩家。”

小李挠挠头,没吭声。这时小三儿端着盘子过来,插了句嘴:“掌柜的,前儿拉货的刘叔说,他那车陷泥里了,一群人都往前拽,越拽陷得越深,后来还是您给支的招,让往后倒,一下就出来了。”

“那是老辈传的理儿。”王掌柜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两道沟,“早年跑船的都说,破冰船得往前撞,撞碎了冰才能走。后来有个苏联老毛子,偏不这么想——他说冰下面水暖和,从下面往上顶,冰自己就裂了。你看,老想着‘以前都这么干’,就跟蒙上眼走路似的,早晚得撞墙。这叫‘惯性’,脑子的惯性比脚的还难改。”

老张听得直点头,又想起件事:“前儿我在护城河见个老爷子,钓着条二斤多的鲤鱼,旁人都劝他拿回家炖了,他倒好,又给放回去了。我说他傻,他说‘我钓的是乐子,不是鱼’。你说这是不是也叫‘不按常理想’?”

“这叫‘跨一步想’。”王掌柜把茶渣倒进泔水桶,“遇到事别死盯着一条道,慢一步,想想‘有没有别的法儿’,再跨一步,试试没走过的路。就像咱们茶馆,前儿不是有人说,游客老举着相机拍,吵得老茶客心烦,想贴‘禁止拍照’的条子?可你想啊,游客拍了照,说不定就把咱裕和轩的名气带出去了,这不是好事吗?后来我跟大伙商量,靠窗那片儿光线好,就让游客在那儿拍,别往里头凑,既不扰了老客,又让游客高兴——这不比‘要么全禁,要么全让拍’强?”

正说着,街上传来“嘀嘀”的汽车鸣笛声,一声比一声急。小李皱着眉就骂:“这司机缺德!大清早的按这么响,吓着老人孩子咋办?”

王掌柜往窗外瞥了一眼,指了指那车后窗:“你再瞅瞅,那窗上贴的啥?”小李眯着眼一看,可不是嘛,红底白字写着“急送病人”。王掌柜叹了口气:“人呐,眼睛总爱挑显眼的看,脑子总爱把事儿往简单里想——听见鸣笛就骂‘缺德’,看见吵架就说‘准是这人不对’,跟把复杂的账算成‘一加一’似的,漏了多少门道?”

老张这时忽然拍了下桌子,跟小李吵了起来:“说到这,我还得说你!昨儿你说街上该让摆摊的,说人家要吃饭;我偏说不该让,挡道儿!你当时咋说的?说我‘没良心’!”

“本来就是!”小李也急了,“张大爷您忘了,您年轻时候不也摆过摊卖糖葫芦?”

“那时候不一样!”老张脖子都红了。王掌柜赶紧拦着,递过两张纸:“别吵,别吵。你们俩各写两行字,一行写‘为啥我觉得对’,一行写‘他为啥觉得对’。写完咱再聊。”

俩人半信半疑地写了,拿给王掌柜看。小李写“我觉得该让,因为摆摊的要吃饭”,下面一行却空着;老张写“我觉得不该让,因为挡道”,下面一行也没填。王掌柜把纸推回去:“你看,你们都只想着自己的理,没琢磨对方的难。这就叫‘不是A就是B’,非黑即白,吵到天黑也没个结果。要是你俩先写写对方的理,说不定早就想通了——摆摊的要吃饭,可路也得让人走,找个不挡道的地儿,不就两全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裕泰茶馆里的“长板经” 秋阳斜斜地照进裕泰茶馆,铜壶烧得“咕嘟”响,热气裹着茉莉花茶的香,在八仙桌间绕来绕去。王掌...
    d32373120f13阅读 22评论 0 0
  • 裕泰轩新话 裕泰轩的铜壶还亮得照人,可柜台前的长凳早换成了折叠工位。王掌柜攥着抹布,瞅着墙上的共享办公的招帖,嘴角...
    d32373120f13阅读 42评论 0 1
  • 老裕泰茶馆里的“情绪账” 老裕泰茶馆里头,铜壶不知累倦地冒着气,像极了茶客们心里头那翻腾的事儿,这天晌午,王利发正...
    d32373120f13阅读 17评论 0 0
  • 裕顺茶馆里的“人脉经” 三伏天的晌午,日头毒得像火烤,裕顺茶馆的门帘却挑得老高,铜吊壶在灶上咕嘟冒白气,把满屋子在...
    d32373120f13阅读 29评论 0 0
  • 防骗的理儿都在闲聊 初秋的午后,裕泰茶馆的铜壶正冒着凉气,王掌柜佝偻着腰擦着茶桌,茶桌沿儿的包浆能照见人影。刘四爷...
    d32373120f13阅读 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