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一个群友的发言让我思绪甚多。这是个热爱音乐也在音乐上有所长的妹子,是非常就作为邀请嘉宾在群中分享音乐的一员。我对音乐的兴趣一般,有段时间,她每天发她的更文和新动向什么的,但后来就比较不说话,应该是去沉淀和忙碌了。今天在群中分享,她换了个新平台,发布一些流行音乐,收听率都是轻易就上万或数万的。
她说:之前一直做原创,受众不多,现在跟热点,做电视剧和电影的音乐,就很多人需要。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个更简单……无奈,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别。
群友回:李玉刚以前也是唱京剧的,后来改做流行音乐……
恩,也许,做京剧的李玉刚没有现在这么有钱,没有现在这么红,也许现在有钱又红了的李玉刚可以再去做京剧。
我又想起争议人物咪蒙。据说咪蒙的本硕专业也是文学专业,也坚持过一段时间的中规中矩的文学创作。继续坚持这样中规中矩的文学创作,咪蒙会红吗?也许,但概率几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和现在的变通路线相比。
这样的红,除了这样变通外,背后也还是有很多技术成分和汗水付出的,据说,她的文章都是修改了很多次,标题都是改了又改的,为的就是集中眼球和情绪或说潜意识。
V先生曾说,每个人心里有句话,你帮他说出来,他就成了你的信徒。
咪蒙说出了一个巨大群体的话语,无论她是怎么说的。
批判咪蒙的人无非说她,扭曲价值观,没有文学正道的真正价值。
价值是什么,其实因人而异。不是占多数的就有价值,也不是影响深远就有价值。
在一个没人关注的领域里坚持到底的努力,真的很值得敬佩,这样的成就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比如很多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比如我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至今也没读过。
而曾经坚持后通过尝试变通,获得许多关注和关注后的红利,这也是很好的事,只是,有时是否会默默想起那个曾经苦苦和傻傻坚持的自己。没有人敢说那样苦苦坚持就不会成功,只是概率小些;也没有人说,这样红了,你的作品就会流传千古。
只是那些能坚持的科学家,天生就是不注重被关注的人,他们在乎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心,而那些最终因关注而变通的人,他们的成就与被关注程度有很大关系。没有那个更伟大,没有那个更有价值。
被关注后,取得关注的红利后,取得关注就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了,这年头,流量就是资源,得流量者得市场。
只是总要有些坚持者,有些不同者,这世界才是有趣的,满世界的咪蒙,满世界的正统文学,都一样的可怕。
看看自己,日更40天了,快坚持不下去了,是变通还是坚持到量变带来质变的时间点?
也许每条大路都通向罗马,可是现在选什么确实让人头疼。偏偏现代就是个选择多到头疼的时代。我要好好问问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