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文章都会有一种观点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格局不够大。
还有今年高开结束之后,北京的文科高考状元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耿直的boy一句话就戳穿了中国式教育背景下的成功的真相,于是从小就活在各家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单单是成绩好,他们家庭条件也好,父母的素质教养好,从小接受的教育条件更是普通家庭无法比拟,因为这些父母素质教养与知识储备兼备。
他们不会从小逼斥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多读书好好学习,而自己却只顾在酒桌上“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他们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但却不为此付出一点时间和行动,哪怕重来一次,也只会强加希望在别人身上,好像孩子的成功与否,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不否认这里面是有孩子的因素,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力量
上周回了一趟家,恰逢赶上中考结束,一群阿姨在门口讨论起孩子们的成绩,一段聊天听下来,我觉得胆战心惊
惊得是孩子考得好坏在做父母的眼中竟是这样,甚至连别人家的孩子考得好的理由听起来也是很滑稽
A阿姨说自己家的两个小朋友中考某一科分别考了46和47分,据说小孩子在汇报成绩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怕父母责骂,但是好的一点是父母并没有因为他们成绩差而责罚什么的,但是我认为必要的教育还是需要的。这位阿姨和他老公是自己做生意的,老公经常不在家,自己加了开了茶馆,经常有人打麻将,因为住的很近,我经常看到A阿姨在牌桌上坐着,我想他们的孩子考了46/47分,或许他们也并不意外吧!
B阿姨说到放假了,自己家的小女孩想趁暑假学点东西,画画,跳舞之类的吧,但是因为成绩差,B阿姨就让不满16岁的女儿去做暑假工,但是否女儿自愿我就不得而知了。
C阿姨说自己家的孩子里上高中的分数线还差一两百分呢,说也就没指望他上高中,好的肯定考不上,赖的上了也没用,三年下来还要好几万,然后还要读大学,又要好多钱,读个技校算了!这种话其实在我们那边在我小的时候很普遍,只是没想到在现在这个人人都知道的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还会有家长说出因为费钱而放弃教育,哪怕前提是孩子本身成绩不好!甚至还用如果人人都成绩好,考上了清华北大,那么谁来种地,吃什么呢?乍一听这话好像没什么毛病,但这个真的不是对自己教育失败的开脱之词?
D阿姨此时提到一家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据说他家的小孩成绩又好,人又听话有礼貌,据我所知他们父母也是事业有成没有时间在这里跟这些阿姨一起“研讨”各家小孩。至于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成绩好又乖巧,显而易见的与他们的父母和家庭脱离不了关系,但是阿姨们语出惊人:凭什么人家越有钱,小孩成绩越好。其实这句话已经给他们解答了其中之一的原因,只是他们并未仔细思考其他的原因,单单把成功归在别人家有钱,生出的孩子自然优秀上!
以上都是我听到的都是一些目前普通家庭对教育的认知现状,我想如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许这一辈还需要更加努力,或许下一辈也要继续努力吧!